88彩

你的位置:88彩 > 88彩介绍 >

五代后梁朱温「是农民出身」?年轻时给地主放牛,偷牛被打

发布日期:2025-10-10 03:12:45|点击次数:125

唐僖宗乾符年间,砀山(今安徽宿州)的田野里总能看到一个瘦高少年,斜挎着放牛鞭蹲在田埂上,眼睛却盯着不远处地主家的牛圈。这少年就是朱温,后来推翻唐朝、建立后梁的开国皇帝。只是当时没人能想到,这个整天琢磨着怎么弄点吃的放牛娃,几十年后会站在权力的顶峰——更没人会深究,他那句“我本农民子”的自述,到底藏着多少真实与无奈?

1. 出身考证:朱温真是“农民娃”吗?

要弄清朱温是不是农民出身,得先看史料里的记载。《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明确写着:“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姓朱氏,讳温,宋州砀山人。父诚,母王氏,以唐大中六年岁在壬申,十月二十一日夜,生于砀山县午沟里。父诚,本以《五经》教授乡里,号曰朱五经。”这里说朱温的父亲朱诚是个教书先生,靠讲授五经为生,还得了个“朱五经”的外号,这显然不是纯粹的农民家庭。

但为啥朱温总说自己是农民出身呢?这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关。朱温幼年时父亲就去世了,家里没了收入来源,母亲王氏只能带着他和两个哥哥朱全昱、朱存去地主刘崇家当佣工。《新五代史》里说“太祖少孤,母王氏佣食于萧县人刘崇家”,也就是说,从少年时代起,朱温确实过着和农民一样的穷苦日子,每天给刘家放牛、干农活,挣口饭吃。这种“佣工出身”的经历,让他后来一直以“农民子弟”自居,也成了他拉拢底层人心的招牌。

不过要区分的是,“出身农户”和“农民家庭出身”还是有差别的。朱温的父亲是知识分子,家里原本有一定的文化底子,只是家道中落后才陷入贫困。这种“破落书香门第+佣工经历”的组合,让他既懂底层疾苦,又比纯粹的农民多了几分眼界——这或许也是他后来能在乱世中崛起的原因之一。

2. 偷牛风波:放牛娃的“生存智慧”还是“顽劣本性”?

说到朱温年轻时的糗事,“偷牛被打”绝对是绕不开的话题。这个故事在《五代史补》里记载得很详细:有一次朱温放牛时,实在饿得受不了,就和几个伙伴把地主家的一头小牛偷偷杀了煮着吃了。吃完后还把牛骨头埋在土里,把牛尾巴插在河边,假装牛掉进河里被冲走了。结果地主刘崇一查就露馅了,抓住朱温一顿好打,打得他几天都下不了床。

这段故事后来被很多人用来证明朱温“天生顽劣”,但如果放在当时的背景下看,更像是一个穷孩子的无奈之举。唐朝末年,黄河流域连年灾荒,砀山一带颗粒无收,很多人都饿死了。朱温跟着母亲在刘家当佣工,每天干最重的活,却只能吃残羹冷饭。《资治通鉴》里记载当时“民有蓄粟者,尽掠之,不留一粒”,在这种情况下,偷牛吃或许只是为了活下去。

有意思的是,地主刘崇虽然打了朱温,却很看重他的“狠劲”。刘崇的母亲就经常劝他:“这个朱三不是一般人,你要好好待他。”后来朱温发迹后,不仅没报复刘崇,还把他请到宫里当官,算是报了当年的“一饭之恩”。这段偷牛被打的经历,也成了朱温人生中的一个“标签”,既暴露了他年轻时的底层挣扎,也隐约透出他敢作敢当的性格。

3. 从放牛娃到皇帝:出身真的能决定命运吗?

朱温的人生转折,始于加入黄巢起义军。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25岁的朱温再也受不了给地主放牛的日子,和哥哥朱存一起投奔了黄巢。因为他作战勇猛、脑子灵活,很快从普通士兵升到了将领。后来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朱温被任命为同州防御使,成了一方诸侯。

不过朱温最“狠”的地方,是懂得审时度势。当黄巢起义军陷入困境时,他果断投降唐朝,被唐僖宗赐名“朱全忠”,反过来镇压黄巢军。靠着镇压起义军的功劳,朱温一步步掌握了唐朝的军政大权,最终在开平元年(907年)废黜唐哀帝,建立后梁,成了五代十国时期的第一位皇帝。

从给地主放牛的佣工,到开国皇帝,朱温的逆袭确实颠覆了“出身决定命运”的传统观念。但他的成功也付出了代价——为了权力,他杀功臣、弑皇帝,甚至在晚年做出了很多荒唐事,最终被自己的儿子朱友珪所杀。《旧五代史》评价他“英武有大志,然猜忍暴横”,这种复杂的性格,或许和他早年的底层经历密不可分:吃过太多苦,所以对权力格外渴望;见过太多人性的丑恶,所以变得多疑狠辣。

4. 现代视角:我们该如何看待“出身”这个话题?

朱温的故事放到今天,依然能引发我们对“出身”的思考。很多人会说“寒门难出贵子”,但朱温的经历告诉我们,出身确实会影响起点,但不会决定终点。不过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到他成功背后的代价——他靠狠劲和机遇上位,却因为缺乏底线最终落得悲惨结局。

其实在历史上,像朱温这样“底层出身”的帝王还有很多,比如刘邦、朱元璋。他们都曾经历过底层的苦难,也都靠着自己的能力和时代的机遇改变了命运。但不同的是,刘邦和朱元璋在建立王朝后,都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善待百姓;而朱温建立后梁后,依然延续着乱世的暴力统治,导致后梁只存在了17年就灭亡了。这说明,出身带来的不仅是经历,更是对人性的塑造——如何对待自己的出身,比出身本身更重要。

回头再看那个砀山田野里的放牛娃,他偷牛时或许只是想填饱肚子,从未想过自己会改变历史。朱温的故事之所以流传千年,不仅因为他是五代的开创者,更因为他的人生充满了矛盾与争议:他是农民出身的逆袭者,也是暴力统治的代表;他懂底层疾苦,却又滥用权力。或许正是这种复杂性,让我们在谈论“出身”时,能多一份思考——出身可以是铠甲,也可以是枷锁,关键看你如何选择。

你觉得出身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如果朱温没有经历过放牛偷牛的底层生活,他后来会成为不一样的皇帝吗?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关注我,下期我们聊聊五代时期其他“草根逆袭”的英雄故事。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Powered by 88彩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