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差1个月满34年对养老金的影响有多大
一、养老保险常识的普及工作任重道远。
请看下面这位网友的误解:
1、工龄差一个月满34年,对养老金的计算基数影响可不小。
2、社保局工作人员解释:少一个月就会少算一档缴费系数。
3、老张工龄刚好卡在34年线上,他的基础养老金部分比我多了近五十块钱呢。
二、宜亮说知观点
1、根据多缴多得原则,缴费的多少对养老金的影响比较大!工龄的影响相对小一点,工龄差1个月满34年,与工龄满34年相比,差距比较小。
2、工龄少一个月,就会少算一档缴费系数更是无稽之谈!
这里网友说的缴费系数应该指的是平均缴费指数。
平均缴费指数是根据退休人员历年的缴费基数分别除以当地省历年养老保险缴费基准数后,再取平均值得到的,所以称之为平均缴费指数。
以前我发过如何计算平均缴费指数的文章,
明天还将再发一篇《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计算实例》供对此感兴趣的朋友们参考。
3、若只考虑工龄再延长1个月退休,其他如缴费指数,延迟退休月数和个人账户储存余额均不变,即2025年6月份退休,满足工龄满34年的条件,本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只能增加5.75元。
4、若只考虑参加工作时间提前1个月,其他如缴费指数和个人账户储存余额均不变,即1991年6月参加工作,2025年5月份退休,仍然满足工龄满34年的条件,本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只能增加13.59元。下有详细的计算过程,供朋友们参考。
详细计算过程如下:
三、原《基本养老保险临时待遇核定表》上的养老金计算过程
下图为原核定表:
1、基础养老金
=(待遇计发基数+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2×累计缴费年限×缴费每满1年发给比例
=(待遇计发基数+待遇计发基数×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缴费每满1年发给比例
=(7678+7678×0.8730)÷2×33.92×1%
=(7678+6702.894)÷2×33.92×1%
=14380.894÷2×33.92×1%
≈2438.9996
≈2439元
如果使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则:
基础养老金
=待遇计发基数×(1+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缴费每满1年发给比例
=7678×(1+0.8730)÷2×33.92×1%
=7678×1.8730÷2×33.92×1%
=7678×0.9365×33.92×1%
≈2438.9996
≈2439元
读者朋友们请看:企业退休人员的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计算出的基础养老金,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计算出的基础养老金数值,是完全相同的,连小数点后面的数值都完全相同。
笔者不明白的是:人社部门为什么不把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也用企业退休人员的方式表现?或者把企业退休人员的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修改为与机关事业退休人员相同的表现方式,以减少社会上不同人员的误解。
2、个人账户养老金
=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余额÷计发月数
=144004.45÷169.5
≈849.5837
≈849.58元
这里,笔者总结的计发月数计算公式为:
计发月数
=退休年龄取整对应的原计发月数-(退休年龄取整对应的原计发月数-比退休年龄取整增加1岁后对应的原计发月数)÷12×延迟退休月数
=55岁对应的原计发月数-(55岁对应的原计发月数-56岁对应的原计发月数)÷12×延迟退休月数1个月
=170-(170-164)÷12×1
=170-6÷12×1
=170-0.5
=169.5个月
3、过渡性养老金
=待遇计发基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
=7678×0.8730×4.5×1.3%
≈392.119
≈392.12元
4、养老金合计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2439+849.58+392.12
=3680.7元
下图是笔者为解读网友的问题重新制作的核定表,信息更全一些,退休人员姓名为化名,请朋友们谅解。
四、若本退休人员提前1个月参加工作,即累计工龄满足34年,她的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变化如下:
1、基础养老金
=待遇计发基数×(1+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缴费每满1年发给比例
=7678×(1+0.8730)÷2×34×1%
=7678×1.8730÷2×34×1%
=7678×0.9365×34×1%
≈2444.751
≈2444.75元
2、过渡性养老金
=待遇计发基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
=7678×0.8730×4.58×1.3%
≈399.0903
≈399.09元
3、个人账户养老金因出生年月和退休年月没有改变,故个人账户养老金没有变化。
4、养老金合计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2444.75+849.58+399.96
=3694.29元
增加1个月工龄,即满足工龄34年,退休养老金只增加了13.59元。这个影响是比较小的。
详细计算过程和数据请参考下图表:
五、如果退休年龄仍然延迟1个月,只是退休时间推迟1个月,即将出生时间改为5月份,参加工作时间不变,退休时间改为6月,这样视同缴费年限不变,累计缴费年限增加1个月,满足工龄34年的要求,笔者测算的养老金只能增加5.75元。
详细的计算过程,请读者朋友们计算一下试试看?下面是我计算的数据,供您参考。
六、结论
1、缴费指数的高低比缴费工龄更重要。
2、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性质是社会保险,退休人员的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用于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任何人都不能占用您的缴费。
3、您工作单位按您的缴费基数的16%缴纳的金额,存入养老保险基金池子,是社会统筹性质的,用于计发基础养老金,如果您的缴费指数低于1,您将占用其他高养老金的人的缴费金额;如果您的缴费指数高于1,您的养老金会高一些,您也将为养老保险基金贡献一些金额,但这是单位缴纳的费用,是社会统筹的,不是您缴纳的。
4、笔者建议在职的工作人员,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多缴费,这是为您的未来积攒财富,您也可以享受更高水平的五险一金待遇。假定您一分钱不缴费,单位也就不给给您缴费了,就等于您没有享受五险一金待遇!
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不缴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