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站上3766点,创下近十年新高。
指数红得刺眼,但账户里的中国建筑还在3400点的位置躺平。
指数一路狂奔到3800点,手里的票却越套越深。
这种“只涨指数、不涨个股”的行情,成了多数散户的噩梦。
中国建筑最新股价5.60元,年初至今反而跌了2.25%。
同期沪指涨幅超过14%,它却逆势向下。
资金用脚投票,主力五天净流出4190万,机构早溜了。
市场表面繁荣背后,是权重股的独角戏。
银行、白酒、半导体几大巨头一拉盘,指数立马光鲜。
可超过3100只个股悄悄下跌,资金全挤在少数热门赛道。
散户追进去的,多半成了接盘侠。
量能萎缩是更危险的信号。
指数创新高那天,成交额反而少了1800亿。
没人真金白银跟风,这上涨就像纸糊的灯笼。
政策暖风吹着“新质生产力”,可传统基建早被遗忘。
中国建筑签下2.6万亿合同,利润只微增0.6%。
地产寒冬里,机构只敢炒AI、追芯片,冷门股死活不带玩。
指数越狂欢,越要警惕纸上富贵。
当沪深300前十大权重股掌控四分之一指数,个股死活不过是陪跑剧本。
繁华属于K线,深渊留给了散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