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彩

你的位置:88彩 > 88彩介绍 >

美国枪口刚对准俄,调转方向却对印度猛烈开火!欧洲:装瞎保命

发布日期:2025-08-08 14:51:23|点击次数:194

单边制裁的警钟:从印度开始的全球能源博弈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宣布,将对所有来自印度的商品加征关税。此举直接惩罚印度采购俄罗斯石油,给全球能源市场带来震荡。紧接着,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的言论,又将矛头指向中国,放出可能加征更高关税的狠话。

这场看似直接的制裁行动,却在逻辑和实际操作中显出矛盾。它也暴露了美国单边外交策略的局限性。全球能源供应与地缘政治关系本就复杂,美国的强硬姿态,无疑增加了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

本文将细致分析美国此次行动中的问题。同时,也将探讨它对全球能源市场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揭示在多方利益交织下,不同国家,特别是中国,如何应对外部压力。

虚伪账单:印度为何挨刀?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措施,让印度成为这次行动中被直接打击的国家。宣布加征25%的关税后,印度三大国有炼油商股价立即下跌,其中印度石油公司跌3.2%,巴拉特石油公司跌4.1%,印度斯坦石油公司也跌了3.7%。

一位印度能源高管对此感到无奈,他认为这会迫使印度从其他地区采购更多原油,成本将提高,利润则大幅压缩。印度能源咨询机构的创始人认为,这是能源博弈下的连续打击,印度炼油企业面临巨大压力。

更让印度人感到不公的是,他们认为自己没有违反任何国际法。俄罗斯石油出口本身并未受到美国或欧盟的全面制裁,只是在价格上受到限制,目的在于平衡全球供应并限制俄罗斯的利润。

印度完全遵守了这项规则,以限制价格购买俄油。这些原油在印度精炼后,大部分产品出口到了欧洲。印度的行为,实际上帮助稳定了全球石油供应。

然而,特朗普在本周早些时候在社交媒体上指责印度,声称印度“不在乎有多少乌克兰人被俄罗斯的战争机器杀害”,因此美国将“大幅提高印度对美国支付的关税”。

然而,真正向俄罗斯国库注入更多资金的,是欧盟。俄罗斯仍是欧洲第二大液化天然气供应商,其原油通过“友谊”输油管道持续输往斯洛伐克等国。欧洲是全球最大的俄罗斯能源进口方,对普京战争资金的贡献最大。

但欧盟并未受到特朗普的威胁。美国的盟友土耳其和日本,它们同样是俄罗斯天然气的重大客户,也未受威胁。这使得特朗普对印度的惩罚显得缺乏一致性。

谁在给普京送钱?

美国宣称,对俄油购买国施压是为了彻底切断俄罗斯的能源收入,削弱其经济基础。但是,如果印度这个全球最大的俄罗斯原油进口国停止购买,全球石油价格恐怕将迅速飙升。

目前,俄罗斯是全球第二大石油出口国,每天向全球市场供应450万桶原油,仅次于沙特阿拉伯。2022年3月,在普京进入乌克兰后不久,市场曾因担心俄罗斯石油供应受阻,导致布伦特原油价格飙升至每桶137美元。

这几乎是今年油价的两倍。分析师们担忧,类似的恐慌可能将价格推高到每桶200美元,这无疑将引发欧洲和美国经济衰退,并带来巨大的通胀压力。

然而,欧盟对俄罗斯的每一份制裁方案,都包含了细致的豁免条款,允许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捷克等国进口俄罗斯原油。最新一轮欧盟制裁方案,尽管声称禁止进口源自俄罗斯原油的精炼石油产品,但验证难度大。

而且,加拿大、挪威、瑞士、英国和美国都获得了相关豁免,使得所谓的禁令效果不彰。更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天然气至今未受到任何制裁或价格上限的限制。

总之,特朗普对印度征收关税显得不公平且不实际。从美元计算,欧洲才是全球最大的俄罗斯能源进口方,也是普京战争基金的最大贡献者。

美国政府首席俄罗斯谈判代表史蒂夫·维特科夫,他是一名房地产开发商,也是特朗普的高尔夫球友,对俄罗斯事务毫无专业知识。维特科夫在莫斯科进行斡旋,传递白宫的威胁。

俄罗斯媒体对维特科夫抵达莫斯科一事做了不少报道。克里姆林宫首席谈判代表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对话将占上风。”他曾在斯坦福、哈佛学习,并在高盛和麦肯锡工作过。

考虑到维特科夫此前的表现,例如上次他使用了克里姆林宫的翻译而非美国大使馆的翻译,外界担忧,资深外交官谢尔盖·拉夫罗夫和普京本人,很可能成功地用一些虚假的让步或无意义的和平谈判来应对。

中国:威胁?无济于事!

印度被打击之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中美第三轮经贸谈判结束后,直接点名中国。他表示,任何继续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国家,都可能面临100%甚至500%的“二级关税”。

贝森特甚至直言,如果中国不改变立场,美国就会毫不犹豫地加税。这番言论无疑是对中国发出的直接警告,试图通过经济施压,迫使中国在能源采购策略上做出调整。

然而,中方的回应非常明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公开表态,强调“中国进口俄罗斯石油,是为了合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美国的威胁无济于事。”

外交部进一步指出,能源贸易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任何国家都无权干涉。这意味着,即便美国真的推出所谓的“关税大棒”,中国也不会轻易让步。

中国的这份底气,并非空穴来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进口国,拥有多元化的能源采购渠道。从中东到非洲,再到与俄罗斯的长期合作协议,中国早已构建了一个稳定且灵活的能源供应体系。

即使美国真的加征高额关税,中国也有能力通过多边贸易和本币结算等方式,有效削弱美国制裁可能带来的影响。这使得美国所谓的威胁,更多地被视为谈判中的筹码,而非最终一定会落地的方案。

过去几年,中美贸易战中,中国在多个关键领域展现了反制能力。在大豆、稀土、航空等领域的反击,已经让美国体会到应对代价。外交部的态度也印证了这一点:一旦美国越界,中国的反制措施将迅速到位。

特朗普政府所谓的“二级关税”看似声势浩大。但在全球能源市场的实际运作和各国自身利益的深层考量面前,它更像是一场“虚张声势”的政治姿态。

笔者以为

印度被打击的这一幕,像一次警报,让世界各国看清了美国“关税外交”的实际操作。对于中国来说,这更像是一场预演。无论美国如何言语施压,中国已准备好应对的方案。

在全球能源与贸易的复杂局面中,中国不再是被动承受的一方。中国有实力说“不”,这份底气,正是美国最为关注的地方。

这种围绕俄罗斯石油进口的国际交锋,清晰揭示了美国单边主义行动的局限性。在全球化和多极化的背景下,任何试图通过单一制裁手段强行改变国际贸易规则的行为,都将面临复杂的连锁反应。

印度虽成为首个“中招”的国家,却也成为一个案例,展现了国际规则的复杂与模糊。而中国的直接回应,则呈现了一个大国在维护自身核心利益时的策略与决心。未来,全球能源与贸易秩序,必将是各国在博弈中寻求更多自主性的过程。

Powered by 88彩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