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告诉你,曾经叱咤风云、被寄予厚望的LPL豪门战队如今竟成了“外战无胜、纪录制造机”,你会相信吗?但事实的确如此。今年的全球总决赛上,LPL的“四大金刚”表现一言难尽,尤其是TES(滔博)战队,他们对LCK(韩国赛区)的战队已经惨遭12连败,更是在近日的比赛中再度折戟沉沙。且慢,这仅仅是个开始,问题不是解答,而是引出了更大的疑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曾经被称为“冠军热门”的LPL战队,次次在国际舞台上受挫?是运气,还是实力?
在此前热议中,LPL和LCK战队间的对抗曾经被称为“电竞文化的世纪对决”,两大赛区交锋场场皆经典。现在这种传奇画风却变成了遗憾的笑话,尤其是滔博(TES)的表现让不少中国观众忍不住吐槽,“外战看滔博”,彷佛成了一种用来调侃失败的专属口号。这个“帽子”,TES可谓戴得不轻也摘不掉。数据显示,自2025年全球总决赛瑞士轮0-2不敌GEN战队后,TES已经对LCK战队创下国际赛事12连败的纪录。
然而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数据背后,没有任何无辜的侥幸成分。自2025年全球先锋赛到全球总决赛瑞士轮,滔博无论遭遇T1还是HLE、GEN或KT,均未逃过被横扫的命运。这事改变了电竞圈的一贯认知——年薪上亿的选手没能扛起赛区荣耀,这背后难道真的只是玩家技不如人?
那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呢?事情并不能简化为单一问题,而是多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我们来看看数据。2024年,TES还算风光无限,曾在全球总决赛瑞士轮以2-0击败DK(韩国战队),这次胜利也成为了TES对LCK战队最后一次赢球的高光时刻。从此,“LCK无敌”的论调逐步占据主流。在这一过程中,许多老牌韩队以稳健的团队体系、精准的操作,给LPL团队带来了多次压制。这就像是一场士兵全面武装、准备充足的战斗,面对上的是一群杂乱无章的队伍,输赢似乎早已有定论。
TES战队的失败并不仅仅是队员个人能力的问题。许多粉丝指出了一个细节——教练组的布阵和策略有太多可商榷之处,不少决定甚至让人摸不着头脑。在对阵GEN时,TES多次错过了致胜的战略节点,硬要执意打破韩国战队的“以稳为主”节奏,结果却自食其果。换句话说,这如果是一场足球赛,TES就像是把球门踢给了裁判,让对方随便进球。
而从普通观众的反应来网络上的讨论更为激烈。不少粉丝纷纷表示,“与其说是输给了对手,不如说是自己心态崩了。”细数比赛中的表现,除了不稳定的水平外,队员之间的配合似乎也出现了问题。许多看似满载激情的操作,最终却导致了更多致命的漏洞,对手抓住机会反击让人无力回天。
在炎热的赛场上,似乎胜负还未完全盖棺定论,但LPL赛区的气氛已经相对沉寂下来。一方面是国家间电竞粉丝日趋对立的喊话顽疾,另一方面是国内电竞圈的“自嗨心理”。这表现在LPL观众总是抱着一种过分乐观的期待,总以为“下场一定能赢”。数据却赤裸裸地打脸:从2025赛季初到全球总决赛的最后阶段,TES不仅未能找回状态,反而在对阵韩国敌手时雪上加霜。
一些声音认为,对于电竞行业发展而言,根本原因不能只归咎于选手的状态问题,背后也有赛区偏离正确道路的趋势。近年来,LCK战队始终专注于将目标放在大赛经验的积累和团队默契的打造上。而LPL擅长明星选手的个体发掘,却不太愿意去研究更稳健的团队打法,导致经常输在配合上。
也有人惊讶于国际大赛中的选手心理素质差异。尽管LPL的选手在国内联赛中表现出色,但一旦到国际赛场,面对压力往往容易变得懈怠。有人甚至戏谑地评论:“这不仅是比赛,这还是场考试,TES没带笔。”更有甚者指出,TES的遭遇其实正反映了整个LPL赛区的困局。这种观点不无道理,当前失去全球舞台上的竞争力,可能是整个赛区需要自我反思的重要信号。
就在观众普遍认为TES已经“失去希望”时,又有新的声音出人意料地传了出来。原来,TES不只是在场上采纳激进打法,其幕后还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隐患”。据业内爆料,TES在比赛前的训练效果往往无法与实际场上的发挥形成一致。翻译到普通人的语言,这就像一个学生平时成绩优异,但到了考场却屡次发挥失常。或许,这是过分依赖“天才个人能力”导致的结果——团队配合的短板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更鲜明的是,一些对手分析了TES的战略安排,发现他们的套路暴露程度接近“透明”状态。就是那些进攻路径、打团时机,几乎已经被摸透,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找到破解方法。在这种情况下,韩国队伍作为“擅长解锁对手弱点的高手”,自然能轻易施压,这也是TES的12连败纪录最深层的原因之一。
这还没完。在一场对阵GEN的比赛中,LCK战队的反套路战术几乎完全掐灭了TES的希望。这种场面很有戏剧性,就像是两位棋士对弈,你好不容易摆出一套攻击阵型,结果对手早已盯准你的破绽,棋子一动直接将军。当比赛再度失利,TES像是被定格在不平反的历史纪录中。
尽管比赛结果已经告一段落,但引发的争议却没有平息。出人意料的是,看似低潮的局面之下,似乎还蛰伏着更大的问题。最近有人指出,TES和整个LPL赛区似乎陷入了某种“不变应万变”的困境中。换句话说,在不断变化的国际游戏规则面前,LPL的比赛策略、选手资源培养已经逐渐显得疲态尽显。这种情况,无疑加剧了整个赛区与其他强势地区间的博弈困难。
还有一个让人反复提起的问题:“我们的选手究竟是怎么了?”一些队员的状态似乎全然不见巅峰时期的锐气。不少玩家将责任归咎于频繁的商业活动和训练安排行程对选手心理健康的影响。作为电子竞技选手,本应是年轻人的拼搏舞台,而今却似乎成为了商业化的“样板间”,亲爱的天才少年们是否还能找回初心去迎接挑战?
更尴尬的是,LCK战队本来也经历过低潮期。他们花了足足两年的时间调整策略,从最基础的团队协调开始做起,逐步重整旗鼓,用铁一般的执行力证明了电竞圈的“王权归属”。那么:破釜沉舟的韩国队伍为什么能做到涅槃重生,而在同样赛场经历挫折的LPL赛区,却掉入了“看不见底”的窘境?
要批评可以,但也不能忽视选手作为拼命努力的个体,他们背后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然而我们还是得说些什么:TES真的应该反思了!一支号称亚洲顶级战队的队伍,面对国际赛事的表现却摇摇欲坠,到底是所谓的“战术风格”不适应国际环境的问题,还是内部管理出现了症结?
顺便说一句,电竞圈再火也不能逃避问题,粉丝们该有更高的标准去期待本土战队。可能有人觉得批评太苛刻,但抱歉,“粉丝滤镜”和“花式捧场”不可能帮选手争回竞争力。TES若继续抱着过去的成绩沾沾自喜,那么扣分不止是个别选手,未来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还会进一步拉低。我们需要一次洗牌,也许是一场彻底的革命,而不是在每年赛季结束后简单地切换选手阵容,走个过场。
看到这里,你对这样连败的故事作何感想?是因为韩国队太强、根本无解,还是中国电竞战队失去了自省的能力?或者,你觉得问题远不止于选手本身,而是整个行业管理和赛区培养的弊端?你怎么看待这场看似平静的沉寂?欢迎留言,一起聊聊这个在电竞圈牵动无数人心的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