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8月12日做了一件让全球瞠目结舌的事:他先向欧洲领导人松口,暗示可接受放弃俄控领土谈判,不到24小时又突然改口,在镜头前挥拳怒吼:“若被迫离开顿巴斯,我们将发动第三次战争! ”
这场戏剧性反转的背后,是乌克兰被逼至悬崖的绝望反击,更逼得特朗普紧急调整策略,连夜召集盟友灭火。
8月12日,特朗普用两个“非常”向泽连斯基发出赤裸裸的警告:“我非常、非常强烈反对他的立场! ”
几小时后,英国媒体曝出泽连斯基向欧洲领导人妥协:愿将俄占区纳入谈判。 这意味着乌克兰宪法第73条“禁止割让领土”的底线被突破,此时俄军已控制乌约20%国土,乌军火炮数量仅为俄军1/2.4。
不到24小时,泽连斯基突然在公开讲话中翻脸:“特朗普和普京无权替乌克兰做决定! ”更抛出一颗炸弹:“放弃顿巴斯等于为俄军打开桥头堡,我们将发动第三次战争! ”此时俄军正猛攻顿巴斯,两天内突进10公里直逼战略要地多布罗皮利亚,乌军官坦承防线“完全失控”。
乌克兰经济已到崩溃边缘:2025年第一季度GDP暴跌12.3%,国家债务占GDP比重达156%,平均每天损失3.8亿美元。 征兵年龄扩至18-60岁仍难填兵源缺口,基辅街头甚至出现“抓壮丁”场景,更极端案例是民众向俄军提供征兵点坐标换取安宁。
特朗普早已切断对乌军援,要求“用领土换和平”。 更致命的是,其团队秘密接触乌前总理季莫申科、前总司令扎卢日内等潜在替代者。 对擅长政权更迭的美国而言,替换泽连斯基是“轻车熟路”。
面对“第三次战争”威胁,特朗普24小时内态度急转:从“无需见泽连斯基”变为紧急携副总统万斯,与乌及欧洲领导人召开视频会议。
但这场“安抚秀”背后是精密算计:乌军在库尔斯克的反攻证明其仍有战术能力,冲突升级将打乱美国布局;德法此前联合声明反对“美俄私分领土”,德国总理更直言“不能接受无视乌克兰的谈判”;财长贝森特提前放风称,若美俄峰会失败将对俄征收次级关税,实为提前铺好下台阶。
尽管形式让步,特朗普仍坚持核心逻辑:要求乌克兰接受俄对克里米亚及乌东四州的实际控制。 美俄私下正推进“资源换和平”交易:乌稀土储量占全球17%,特朗普逼乌签署“排华条款”禁止中企开发扎波罗热矿区,同时提议用5000亿美元矿产资源抵扣军援债务。
欧盟外长虽承诺“继续军援”,但内部早已分裂:匈牙利反对制裁俄,法国坚持采购俄天然气。 德国加速推进7320亿欧元军备计划,实质是构建“去美国化防务体系”。 当泽连斯基威胁开战时,欧洲最焦虑的是沦为“美俄交易的牺牲品”。
就在泽连斯基喊出“第三次战争”当天,俄军3万兵力秘密集结扎波罗热方向。 更危险的是,普京在阿拉斯加峰会前划出500公里禁区试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这种可携核弹头、射程超2.5万公里的武器,被西方专家视为“心理威慑大于实战”,却足以加剧局势紧张。
乌克兰宪法规定领土变更需全民公投,但战时公投纯属空谈。 盖洛普民调显示,31%民众坚决反对割让任何领土,若泽连斯基签字让步,等同“政治自杀”。
特朗普曾当面讥讽:“你发动战争时不提宪法,现在停火就拿宪法当挡箭牌?”当战场失去的领土被要求谈判桌上认输,泽连斯基的战争威胁,更像手握空枪的悲鸣。
阿拉斯加峰会前夜,特朗普的专机降落在安克雷奇空军基地,而基辅总统府的地图前,泽连斯基用红笔圈出顿巴斯防线,那里,乌军第3突击旅刚发出战报:“我们无法阻止俄军推进。 ”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