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彩

你的位置:88彩 > 新闻动态 >

联大投票风向突变:古巴为何失宠遭孤立?乌克兰怒撕旧情撤使馆

发布日期:2025-11-21 20:46:23|点击次数:136

每年联合国大会上,关于解除对古巴禁运的投票,基本都是个保留节目,全世界都等着看美国和以色列被孤立的尴尬场面。可今年10月29号这天,风向全变了,主角不再是美国,聚光灯打到了古巴身上,只是这光,有点冷。

往年那种一百八十多个国家力挺古巴,美国被衬托得像个孤家寡人的剧本,今年被彻底撕碎。支持解除禁运的国家数量从去年的187个,直接掉到了165个。整整22个国家,一夜之间改变了立场,这背后要是没点大事发生,谁信呢?

更戏剧性的是反对票。过去雷打不动的美国和以色列二人组,今年队伍突然壮大,新加入了5个成员,其中乌克兰、阿根廷、匈牙利的名字格外刺眼。这可不是什么小角色,每一个都代表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国际力量。

弃权票的数量更是离谱,从去年的区区1票,暴增到今年的12票,创下了历史新高。这里面有罗马尼亚、捷克这样的东欧国家,也有摩洛哥这样的北非大国。弃权,说白了就是一种无声的抗议,一种“我不想公开撕破脸,但你也别指望我再支持你”的态度。

最让人玩味的,是那些干脆“缺席”的老朋友们。像委内瑞拉、叙利亚、缅甸这些过去几十年里一直和古巴站在一起,并且同样与美国不对付的国家,今年居然连票都懒得投了。这已经不是巧合能解释的了,这是一种心照不宣的疏远。

撕破脸的乌克兰

在所有转变态度的国家里,乌克兰的反应最激烈,也最决绝。他们不仅史无前例地投下了反对票,更是紧接着就宣布关闭驻古巴大使馆,直接将两国外交关系降级。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表达不满,这根本就是外交上的彻底决裂。

乌克兰外长西比加随后在社交媒体上的一番怒吼,揭开了谜底。他毫不掩饰地指出,基辅之所以翻脸,就是因为古巴正在帮助俄罗斯屠杀乌克兰人。他质问哈瓦那,当古巴领导人祝贺普京在乌克兰“取得成功”时,他们到底在祝贺什么?

西比加的文字充满了血与火的气息:“什么叫成功?是俄罗斯成功地摧毁了我们的城市?还是成功地在冬天来临前炸毁了我们的能源设施?或者是成功地在我们的土地上造成了环境灾难?”这种愤怒,源自战场上最直接的残酷现实。

战场上的古巴魅影

乌克兰的指控并非空穴来风。根据他们公布的情报和审讯战俘得来的信息,数千名古巴人已经加入了俄罗斯军队,正在乌克兰的土地上与乌军作战。基辅方面甚至声称,古巴是继朝鲜之后,为俄罗斯提供兵员最多的国家。

当然,古巴官方对此矢口否认。但这种否认在乌克兰甩出的“人证物证”面前,显得异常苍白。西比加也特意强调,乌克兰的怒火针对的是古巴政府,而非古巴人民,他们反对的是哈瓦那放任本国公民成为俄罗斯侵略战争的炮灰。

为什么会有古巴人愿意千里迢迢去乌克兰卖命?答案很现实,就是钱。古巴国内经济凋敝,普通人一个月收入仅有几十美元。而俄罗斯开出的条件实在让人无法拒绝:上前线一年,就能挣到2.4万美元,这几乎是古巴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

更别提阵亡后还有巨额抚恤金,足以让一个家庭彻底翻身。巨大的诱惑面前,总会有人铤而走险。而且,古巴与俄罗斯的军事渊源深厚,从苏联时代起,古巴军队就经常作为“国际主义战士”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战场上,他们熟悉俄式装备和战术,是俄罗斯最理想的雇佣兵来源。

多米诺骨牌倒下了

乌克兰的决裂,只是古巴外交困境的一个缩影。这次投票中其他国家态度的转变,几乎都与俄乌战争这根主线脱不开关系。阿根廷投下反对票,是其新政府全面倒向西方外交路线的必然结果。

而匈牙利,这个在援乌问题上屡屡和乌克兰唱反调的国家,这次却和“死对头”站在了一起。原因很简单,作为北约成员国,匈牙利对俄罗斯始终抱有深刻的戒心,古巴与俄罗斯的深度捆绑,自然触动了它的安全神经。

同样,罗马尼亚、捷克等一众东欧国家选择弃权,也是出于对俄罗斯威胁的共同恐惧。当古巴选择与它们最大的安全威胁方站在一起时,它们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给予无条件的支持。古巴在俄乌战争中的站队,正在引发一场外交上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结语

几十年来,古巴巧妙地利用美国禁运这张牌,将自己塑造成一个不畏强权、坚持主权的“受害者”形象,从而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同情与支持。这份同情,一直是它在国际舞台上最重要的无形资产。然而今年,这份资产似乎正在被它自己亲手消耗殆尽。当它选择为一个侵略行为背书,甚至被指控直接参与其中时,它就从一个“受害者”变成了“帮凶”。这种角色的转变,让它正在陷入一种比美国封锁更为彻底的、自我造成的孤立之中。

Powered by 88彩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