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宗庆后追她,她早就收获幸福了。” 这句话一出,简直像丢下一颗原子弹,瞬间炸开了锅。宗泽后居然敢在公众面前直言,宗庆后和杜建英的纠葛,若不是宗庆后的“深情追求”,杜建英的命运本该别样。而这一番话,不仅让网友震惊,还点燃了舆论的怒火,大家纷纷开始扒这段历史。可这段话真的有那么简单吗?是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从旁观者的角度看清别人“该不该得到”的幸福?
回头看看那段“人称艳遇”的故事——三十年前,杜建英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女人,而宗庆后,早已名声在外,且有了家庭。你说,宗庆后为什么要放着温馨的家庭不顾,偏偏追一个不该追的女人?而杜建英呢,明知对方已是有妇之夫,依旧选择了这条“爱情道路”。她的无辜,真的是无辜吗?放眼望去,历史是不是总喜欢开一些不合时宜的玩笑?所谓的“爱情”,背后常常藏着更多不为人知的东西。
而宗泽后偏偏觉得,这是宗庆后不该追杜建英,才导致了后来的种种不幸。可这不公平吗?毕竟,事情真的是宗庆后一手包办的错吗?我们很难想象,杜建英选择接受这段复杂关系时,没有想过其中的风险与后果。毕竟,她是成年人,选择权始终掌握在她手里。她的决定,怎么就成了命运的“错误”?
更有意思的是,宗泽后更是在为杜建英和她的三子女“讨回公道”,直言杜建英三子女的“无辜”,认为他们的出生并非自己选择。好吧,出生这事儿我们确实无从选择,谁的命运没有风风雨雨?可是,咱也得看是谁抚养他们,成就了他们的今天。杜建英这位“妈妈”,不光是带着私生子过日子,竟然还敢在宗庆后去世后,上门和原配女儿争遗产。这一操作,怎么看都透着一股急功近利的味道吧。
至于宗泽后指责宗馥莉,简直是把“道德绑架”拉得满天飞。他说宗馥莉冷血,压根不顾及“弟弟妹妹”的未来,难道他忘了,宗馥莉有着什么身份吗?她是宗庆后的合法妻女,难道就该对这个不明不白的家庭渗透作出妥协?大家不妨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是宗馥莉,在这个情形下,又能“宽容”多少?是啊,谁能忍得下这种“外人”插足进自己家庭的事情?更何况,杜建英的三子女并非是那么“苦困”,他们有美国的国籍,过得也没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拮据。所以,宗泽后这种偏袒他们的态度,真不免让人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味道。
有意思的是,宗泽后继续在网络上为杜建英“辩护”,竟然认为,杜建英与宗庆后有着“事实婚姻”,那么杜建英就应享有继承权。这种论调,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虽然说,感情的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但法律可不是感情的“好朋友”。杜建英与宗庆后并未合法结婚,这种“事实婚姻”到底能否为杜建英带来法律上的继承权,显然是个大大的问号。而且,重婚罪的风险谁来背?看宗泽后这番话,简直就是让杜建英一步步走向了“别人家的幸福”,却完全忽略了社会对这种婚外情的普遍反感。
回到现实层面,宗泽后还不忘一把“道德大棒”甩向宗馥莉,指责她“将父亲宗庆后的脸抹在地上”。但不禁要问,这位父亲的“脸”,到底值不值得为其遮掩?如果宗庆后当年真心忠于家庭,那为何会让整个家庭处于这个复杂的局面中?宗馥莉走到今天这一步,身上背负的,除了家族的责任,还有那份压得喘不过气的“父亲的责任”。这背后,是对家族的守护,还是对情感的忍耐?谁能体会她那无声的挣扎?宗馥莉从没主动曝光父亲的丑闻,反倒是杜建英和她的三子女,把这场本可以低调结束的“家丑”公之于众。
所以,站在一个较为理性的位置来看,大家是否觉得宗泽后的偏袒,更多的是情感的发泄,而非公正的审视?实际上,无论是杜建英,还是宗泽后,或许都未曾真正理解,这场纷争的中心并非“谁对谁错”,而是在这个家庭里的每一个人,都在为彼此的“沉默与忍耐”付出代价。而这种代价,不是任何一个外人所能替代的。
你怎么看?是不是觉得这场“豪门家庭”的风波,远比表面上看到的更加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