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夏,东海防空识别区,两架歼-20撕破云层,机翼下的霹雳-15导弹寒光凛冽。美军F-35俯冲试探中国领空,却被“王海大队”飞行员一个左急转死死卡住航路!
距离1公里——歼-20的雷达锁定提示音已响彻F-35座舱。飞行员甚至能看清对方头盔的轮廓,而霹雳-15的不可逃逸区正笼罩敌机头顶。
这场刀锋对决的背后,空警-3000预警机在500公里外无声盘旋。它的雷达波穿透F-35的隐身涂层,让这场原本“单向透明”的猎杀彻底逆转。
2025年6月30日,央视首次披露东海拦截细节:美军F-35编队逼近中国领空线50公里时,地面量子雷达瞬间捕捉到其0.065㎡的雷达反射信号。东部战区指令短促如刀:“王海大队,实弹升空!”
歼-20飞行员连飞行服都未换,挂弹直冲云霄。万米高空,涡扇-15发动机爆发出双发37吨推力,推动战机以1.8马赫俯冲,蒙皮摩擦得通红。
当F-35试图“鹞子翻身”脱身,歼-20的矢量喷口猛然上仰60度,上演“眼镜蛇机动”死死咬住对手。
心理战成为压垮F-35的最后一根稻草。歼-20飞行员在公共频道怒吼“绝不退让”,同时弹舱开启,霹雳-15冷光乍现。F-35被迫抛副油箱撤退,燃油足够飞回关岛——这一细节被央视画面完整记录。
歼-20的雷达像黑夜里的探照灯。机头氮化镓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260公里,比F-35的APG-81雷达远110公里。F-35引以为傲的0.065㎡雷达反射截面,在歼-20面前如同“皇帝的新衣”。
霹雳-15导弹让东海变成“禁飞区”。射程200公里,主动雷达抗干扰极强。F-35释放诱饵弹逃窜,导弹拐弯继续追。
2023年南海对峙中,4架歼-20逼得8架F-35集体转向,爆炸冲击波虽未直接命中,却震散敌机编队——这种威慑比击落更让对手胆寒。
发动机差距写进基因。F-35单发推力仅19.5吨,超音速飞行只能维持几十秒。
而歼-20双发涡扇-15总推力37吨,连续半小时9G过载机动“不喘粗气”,转弯半径比F-35小23%。美军报告直言:“歼-20的推重比超10,F-35高速机动时像水里硬推的秤砣”。
当歼-20咬住F-35时,空警-3000正在后方织网。这架基于运-20B平台的预警机,背驮全球首款双波段雷达:UHF波段专撕隐身涂层,S波段精准定位。
对F-35探测距离450公里,对B-2轰炸机也能看穿360公里——美军E-3预警机对此类目标探测距离不足200公里。
它的存在让战场变成“单向透明”。2024年东海演习,空警-3000原型机在480公里外锁定模拟B-21靶机,指挥歼-20发射霹雳-15导弹,从云层缝中精准击毁目标。
美军推演报告哀叹:“这雷达能穿透等离子隐身层,六代机还没出厂就过时了”。
航程与耐力碾压所有对手。运-20B搭载四台涡扇-20发动机,航程7800公里,滞空12小时。
从海南起飞可覆盖整个南海,而美军E-3飞6小时就得加油,日本E-2D更是3小时就得返航。
高原战力更让印军崩溃:2025年4月青藏高原演习,空警-3000在5000米海拔指挥歼-16发射导弹,印军苏-30MKI刚起飞就被锁定。
美军的“分布式杀伤链”被硬生生拧断。F-35偷偷摸进东海时,空警-500已在后方编织天网。
美军E-3预警机试图支援,雷达屏却雪花飞舞——中国电子战部队释放的干扰迷雾,切断了“侦察-干扰-突击”链条。
“歼-20+空警-3000+攻击-11”组成致命三角。空警-3000机舱内18个指挥席位配4K战术屏,实时融合卫星、无人机数据。
2025年中俄军演,它同时指挥12架歼-20、6架轰-6K和3个导弹营,5分钟完成目标分配。而美军E-2D完成同等任务需半小时。
产能与部署让美军绝望。歼-20以年产120架的速度列装,2024年新增70余架,沿海已集结160架。
东海方向常态保持4机战备,警报响起10分钟抵达争议空域。反观冲绳、关岛美军堆砌的300架F-35,因预算砍半,舰载机配不齐,护航驱逐舰多数超期服役。
西太的天空,再也不是隐身战机的游乐场。当空警-3000的雷达波扫过关岛,当歼-20的霹雳-15射程覆盖200公里海空,某些国家终于看清:现代空战的真理,永远写在体系对抗的坐标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