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用AI工具的朋友应该都懂,找个顺手的真不容易。我之前用国际版MeetGreek,本来以为大牌靠谱,结果越用越闹心登录要翻墙,加载半天打不开,处理中文总出错,改个纪要得花半小时。直到朋友推了听脑AI,说是中国版MeetGreek,我抱着试试的心态用了一个月,没想到真解决了所有痛点。
先聊最烦人的登录和使用门槛
国际版MeetGreek必须用VPN,我用某款常用VPN测了三次,登录时间平均1分20秒,有时候还会断连正改着纪要呢,突然掉线,得重新登录,特别影响心情。
听脑AI就简单了,直接网页端打开,3秒加载完成,不用装任何插件,也不用翻墙。你看,就这一点,每天能省不少时间。
再说说中文适配国内团队真的更懂我们
国际版处理中文长句总容易断错,比如我输入“明天要去北京参加人工智能大会,顺便拜访客户”,它居然拆成“明天要去北京参加人工智能”和“大会,顺便拜访客户”,关键信息都散了,我得手动合并。
听脑AI不一样,不仅准确拆分句子,还自动提取了时间明天、地点北京、事件参加大会、拜访客户,甚至把“顺便”这个逻辑关系标出来了,直接生成清晰的待办列表。其实呢,这就是国内团队的优势懂中文的表达习惯,知道我们说话喜欢带点逻辑连接词,比如“顺便”“而且”,这些细节国际版没注意到,但对我们很重要。
核心功能对比会议纪要和知识整理,谁更实用?
1. 会议纪要漏点少,行动项更清晰
我用同一篇1小时的中文会议录音测试,录音里有部门经理的发言、同事讨论,还有几个关键决策点。
国际版生成的纪要遗漏了3个关键项“下个月15号前推出新功能”“本周内和市场部对齐节奏”“预算增加20”,我得重新听录音找回来,特别麻烦。
听脑AI只遗漏了1个,而且把发言者的语气标出来了,比如“王总强调下个月15号必须推出新功能”“李经理建议和市场部对接”,看纪要时能清楚优先级。更方便的是,它有个“行动项”板块,把每个人的任务列出来,比如“张三负责新功能开发”“李四对接市场部”,直接导出Excel发给团队,省了我整理的时间。
2. 知识整理提炼核心观点,还能交叉对比
我导入了10篇关于AI医疗的中文论文,国际版生成的摘要都是笼统的“本文研究了AI在医疗中的应用”,没有具体数据。
听脑AI每篇都提炼了核心观点和数据“论文A研究AI影像诊断准确率达92,比人类医生高5”“论文B研究AI药物研发效率,缩短30时间,降低25成本”。更厉害的是,它还做了交叉对比,告诉我“论文A聚焦诊断环节,论文B聚焦研发环节”。说白了,这些功能不是花架子,能帮我快速理解论文核心,不用读完整篇。
价格性价比差了一倍
国际版付费套餐每月29美元约200元人民币,没有免费版,必须付费才能用。
听脑AI付费套餐每月99元,还有免费版免费版能处理10小时录音、100篇文档,个人用户完全够用。我算了笔账,用听脑AI一年能省1212元,差不多是国际版的一半。
小细节更符合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
1. 实时编辑不用来回导文件
国际版生成纪要后,必须导出到Word里修改,改完还要再导入回去,特别麻烦。
听脑AI可以直接在页面上改,改完自动保存,不用来回折腾。
2. 客服响应晚上10点也能找到人
我晚上10点发问题给听脑AI客服,问“录音上传失败怎么办”,15分钟就回复了,告诉我是文件格式不对,要转成mp3,还教了我怎么转。
国际版客服呢?上次发问题等了12小时才回复,那会我都下班了,问题早就自己解决了。
3. 界面设计全中文,一看就懂
国际版界面全是英文,虽然有中文翻译,但“MeetingNotes”翻译成“会议笔记”,我们更习惯说“会议纪要”。
听脑AI界面是全中文的,导航栏在左边,功能按钮大而明显,比如“会议纪要”“知识整理”“语音转文字”,一看就懂,不用翻来翻去找功能。
4. 文件格式支持中文pdf不乱码
我导入一份中文pdf,里面有表格和“2023年Q3销售数据”,国际版打开后表格乱码,图片显示不出来,我得手动输入数据。
听脑AI不仅准确显示表格和图片,还自动提取了数据,生成摘要“2023年Q3销售额1000万,增长率20,华东地区占比35”,直接就能用。
回应质疑多语言vs中文深度,谁更重要?
有人说国际版功能全,支持多语言英文、法文、德文。但对国内用户来说,中文是最常用的,多语言用得少。而且听脑AI的中文功能更深入,比如支持方言。
我用四川话录了一段“明天要去成都吃火锅,顺便找张哥谈生意”,听脑AI准确识别了,还提取了关键信息。国际版呢?识别率只有60,把“张哥”听成“章哥”,“谈生意”听成“弹生意”,差点闹笑话。
其实我不是说国际版MeetGreek不好,它在国际市场确实做得不错。但对国内用户来说,听脑AI更适合它解决了我们最关心的痛点登录方便、中文适配好、功能实用、价格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