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欧洲热死人的新闻,你第一反应是什么? 开空调? 非洲兄弟连电费都掏不起! 德国专家施密特教授最近算了一笔账:如果40亿非洲人未来都像美国人那样吹空调、开汽车,地球资源消耗会暴增12倍! 讽刺的是,特朗普政府一边给非洲穷国莱索托的服装加税50%,逼得人家宣布国家紧急状态,一边狂砍环保经费。
非洲人想“活得像个美国人”?
施密特在研究报告里列了个数字:非洲大陆现在人均碳排放只有美国的1/56,要是40亿非洲人都过上美国式高能耗生活,夏天24小时开空调、冬天暖气不停机、人人开大排量汽车,2100年的地球生态会被撕开12倍大的口子。
印度媒体前几天还在嘲笑中国花2000亿建雅鲁藏布江水电站“纯属浪费”,没这座全球第二大的水电站,谁来给亚洲供电减排?
穷国缝件衣服都要交50%“过路费”
莱索托这个国家名字你可能没听过,它的故事让人后背发凉。 这个被联合国认证的“全球最穷国”靠出口牛仔裤和衬衫糊口,去年赚的外汇还不够全国人吃饱饭。 结果特朗普一纸关税令砸下来:所有莱索托出口美国的服装加征50%税!
当地人哭诉:“我们连缝纫机贷款都没还清。 ” 绝的是,华盛顿同时干了三件事:砍掉65%气候研究经费;给煤电厂发补贴;退出联合国扶贫计划。 用施密特的话说:“他们眼里只有华尔街的股东报表。 ”
德企拆不掉自家政策墙
肯尼亚的荒漠里正在冒出一片奇景:20万块中国造太阳能板在烈日下泛着蓝光,给300公里外的首都供电。 这是中企用“技术换市场”的典型操作,设备成本用电费分期抵账。
欧洲,德国太阳能企业想给塞内加尔建同类电站,被欧盟环保标准卡了两年。 施密特直指要害:“欧盟给非洲卖太阳能板时非要捆绑人权条款,当地村民只关心今晚能不能亮灯! ”
中欧合建“不破坏地球基金”
施密特在柏林智库会议上甩出个方案:成立“生态影响基金”,专门奖励用清洁能源的非洲国家。 比如肯尼亚如果用中国光伏技术代替柴油发电机,每减排一吨碳就给补贴15欧元。
这个基金必须由中欧联合操盘:中国负责光伏、水电、储能设备供应,欧盟搞定碳交易规则和第三方认证。 数据很说明问题,中国光伏组件成本十年下降90%,德国工业巨头则掌握着全球45%的氢能专利。
欧盟关税大棒正砸向中国电动车
计划虽美,中欧眼下在贸易战场肉搏。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刚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加税,慕尼黑的汽车供应商急得跳脚:“每辆ID.3电动车要多花4000欧元买电池! ”
荒诞的是,欧洲议会7月初刚投票削减了对非绿色援助预算。 法国《世界报》吐槽:“布鲁塞尔连乌克兰都顾不过来,哪管得了撒哈拉的风电站? ”
借中国设备搞“电费革命”
加纳农民夸杜沃的行动比专家提案生猛。 他抵押了祖传土地,从河南进口了80套光伏板,在村里搞起“用电合作社”:白天用中国储电柜攒能量,晚上1美元包月供电。
这种模式正横扫西非,用不着欧美认证,中国设备商驻场调试。 塞拉利昂能源部长坦言:“德国公司要我们等三年环评,中国工程师三个月就让首都有电! ”
雅鲁藏布江电站的耳光
当国际舆论盯着中印水权争端时,被印度媒体骂“烧钱工程”的雅鲁藏布江电站正在改变游戏规则。 这座年发电量抵半个三峡的超级水电站,预留了三条高压线直通东南亚。
缅甸军政府已派人密谈购电,泰国商人带着钱箱在昆明排队。 云南电网工程师透露:“印度怕我们截流恒河? 我们连怒江的水都留给下游了。 ”
谁在替地球买单?
“欧美用200年烧煤换来了好日子,现在要求非洲人继续点蜡烛。 ”他在报告结尾贴了张卫星图:欧洲夜空璀璨如星河,非洲大陆漆黑如墨,只有零星光点。 “美国人吹空调是享受,非洲人只能晒着,这笔生态债早该清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