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3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受理了一桩震动全球半导体业的诉讼。 中国半导体设备龙头屹唐股份,一纸诉状将美国巨头应用材料告上法庭,索赔金额精准锁定9999万元人民币,差1元满亿的细节,被外媒解读为“中国技术主权的寸土不让”。 诉状直指两名中国前员工携带等离子体刻蚀核心技术跳槽应用材料,并成为后者专利文件的“署名发明人”。 这场诉讼撕开了美国“技术封锁”背后的双面手法:一边对华禁运高端设备,一边系统性窃取中国技术成果。
应用材料作为全球最大芯片设备商,年营收超千亿美元,却因屹唐的诉讼单日股价暴跌1.5%。 诉状揭露其通过“挖角-窃密-抢注”链条,非法获取屹唐子公司马特森科技的7纳米以下蚀刻技术,并用于专利申请。 这种操作早有前科:2022年应用材料曾起诉马特森“窃密”,却在2023年被屹唐反诉,如今升级为全面法律战。
此案的特殊性在于精准打击美国软肋:
索赔金额设定9999万元,触发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三倍惩罚性赔偿条款;
要求应用材料公开专利来源证据,若无法自证将面临技术禁售令;
中国商务部同步发声,强调“知识产权保护无国界,但维权有立场”。
彭博社分析称,此案可能成为中美科技博弈的“分水岭”,当中国企业用法律武器在主场反击,美国技术霸权的合法性正被瓦解。
就在屹唐起诉应用材料的同时,上海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另一起窃密案作出判决:14名前华为海思员工因向创业公司尊湃通讯泄露Wi-Fi 6芯片技术,被判处总计1350万元罚金及有期徒刑。首犯获刑6年,并处5年行业禁入令,这是中国半导体史上最严厉的从业禁止判决。
案件细节触目惊心:
尊湃创始人张某(原海思高管)以股权诱惑老同事组团跳槽,指使他们在离职前用“摘抄、截屏”方式窃取技术;
司法鉴定显示,尊湃芯片中40个核心技术点与华为商业秘密90%以上雷同;
资本推波助澜:成立仅2个月的尊湃竟获亿元级天使投资,暴露出创投圈对技术来源的纵容。
这场“清扫门户”行动迅速升级为国家行动:国家网信办联合五部门启动“核心技术守护者”计划,要求核心科研人员签署终身保密协议,中微半导体更推出“金手铐计划”,以千万股权绑定技术骨干10年竞业限制。
当特朗普在8月6日宣布对华半导体加征100%关税时,他或许没料到,五天后杭州实验室会传出让他更难堪的消息:中国首台商业电子束光刻机“羲之”正式交付客户测试。 这台由浙江大学团队研发的设备,以0.6纳米雕刻精度(头发丝的十万分之一)实现8纳米线宽加工,专为量子芯片和高端研发定制,无需传统掩膜版即可直接刻写晶圆。
尽管量产能力暂未追平ASML,但“羲之”的战略价值在于打破心理枷锁:
中国首次掌握电子束光刻核心工艺,中科院、华为等机构已签约测试;
直击ASML垄断命门,其High-NA EUV光刻机因缺少中国氦循环系统,交货延迟18个月;
技术路径颠覆:中国采用“超导冰刻+量子蚀刻”方案,清华大学在-269℃环境实现原子级雕刻,能耗比传统光刻低87%。
更让美国焦虑的是3440亿元国家大基金三期对产业链的拉动:上海微电子28nm光刻机进入产线测试,华为麒麟9010芯片跑分碾压骁龙8 Gen3,百度光子芯片运算速度达硅基芯片1000倍
面对中国组合拳,特朗普政府的反制显得矛盾重重:
8月11日强制英伟达将对华芯片销售收入的15%上缴美国政府,变相承认“离不开中国市场”;
对越南、泰国半导体加征145%关税,却导致美国车企因芯片断供减产30万辆;
一边削减56% 国家科学基金会预算,一边要求ASML停止向中国提供设备维护,迫使荷兰工程师用“旅游签证”赴华维修。
这些政策引发硅谷强烈反弹:英特尔因失去中国客户被迫裁员1.2万人,加州房价单月跌15%;应用材料上海研发中心400名工程师集体跳槽至中企,有人在华强北兜售ASML维修手册炒到50万元/套。
尾声:深夜咖啡馆里的“进度条”
特朗普在佛州庄园举杯庆祝新关税令时,北京中关村一家咖啡馆里,00后程序员小林正盯着屏幕上卡在99% 的进度条。 他灌下第五杯咖啡,敲出最后一行代码,这是一个能绕过美国封杀的AI芯片设计工具。 窗外,“支持国产芯片”的巨幅广告在电子屏上闪烁,82万人点赞的标语格外刺眼:“你愿意为国产光刻机等三年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