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电脑屏幕还亮着,键盘上的手指已经敲得发麻。
他盯着刚发布的文章数据,阅读量那栏的数字像是被冻住了,死活不肯往上涨。
"邪了门了!"他狠狠拍了下桌子,"老子熬了三个通宵写的玩意儿,咋就连个响儿都听不见?"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上回他花了一整天查资料,把每个标点符号都抠得仔仔细细,结果发出去就像石沉大海。倒是隔壁工位的小王,随手发了个"今天中午吃啥"的帖子,愣是收获了两百多个赞。"这世道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了,"他苦笑着摇头,"认真干活儿的没人理,插科打诨的反倒成了香饽饽。"
创作这事儿吧,有时候就跟种地似的。你吭哧吭哧地翻土施肥,眼巴巴等着庄稼长出来,结果隔壁老张家随便撒把种子,长得比你的还旺。要说心里不憋屈那是假的。他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个老秀才,写得一手好文章,可就是没人赏识。现在想想,这不就是自己的写照吗?
数据后台那冰冷的数字看得人心里发毛。每次点开都跟开盲盒似的,明知道大概率是失望,可还是忍不住要去瞅一眼。"难不成是我写得真不咋地?"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像根刺似的扎在心上。可转念一想,那些爆款文章也没见得多有水平啊,东拼西凑的,咋就能火呢?
这事儿得从平台算法说起。现在的推荐机制就跟菜市场的摊贩似的,谁吆喝得响,谁就能吸引顾客。标题里不带几个"震惊""必看"之类的字眼,连被看见的机会都没有。读者们刷手机的速度比翻书还快,哪有耐心细品什么深度内容?就跟吃瓜子似的,要的就是个脆劲儿,谁愿意费劲巴拉地去啃核桃啊?
他想起去年认识的一个博主,前半年发的文章阅读量都是个位数,差点就要放弃。后来硬是咬牙坚持下来,突然有一天就火了。这事儿说明啥?酒香不怕巷子深是没错,可要是连个酒旗都不挂,谁知道你家卖的是茅台还是二锅头?
"要不咱也学学那些爆款?"这个念头在他脑子里转了好几圈。可转念一想,要是真那么干,跟那些自己瞧不上的营销号有啥区别?这就像为了赚钱去卖假货,挣是挣着了,心里能踏实吗?
创作群里有个老哥说得在理:"别老盯着数据看,那玩意儿就跟股票似的,涨涨跌跌没个准。"这话让他想起小时候爷爷常说的一句话:"种地不能光看收成,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写文章不也是一个理儿?要是光想着怎么讨好读者,那还不如去说相声。
话是这么说,可每次看到那些粗制滥造的内容大行其道,心里还是堵得慌。就像看见有人往好酒里兑水,还卖得特别火,你说气人不气人?可转念一想,人家爱喝兑水的,那是人家的自由,咱管得着吗?
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常常会想:要是明天突然就火了,自己还会坚持现在这么写吗?这个问题就像面镜子,照出了最真实的想法。说到底,创作这事儿就跟谈恋爱似的,要是光想着怎么讨好对方,迟早得把自己给弄丢了。
窗外的天已经蒙蒙亮了。他伸了个懒腰,把刚写好的文章又检查了一遍。"管他呢,"他自言自语道,"就当是写给自己看的。"鼠标轻轻一点,文章又发了出去。这次他没急着刷新数据,而是给自己泡了杯茶。茶叶在热水里慢慢舒展,就像那些还没被看见的文字,终归会有人品出其中的滋味。
本文就是要把正能量给传递出去,把社会的主流旋律给弘扬起来,可没带一点不良的引导哦。要是有侵权的情况,就赶紧联系我们,我们会立马进行改正或者删掉相关内容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