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块的车都卖不动,岚图凭啥敢冲五十万?”
这话前段时间在车友群里刷屏,我顺手回了句:人家10月就交了17218辆,1到10月还涨了八成多,啪啪打脸。群里安静了。数字不会撒谎,销量一摆,嘴炮全哑。
17218辆啥概念?差不多每两分半钟就有一辆岚图从生产线上蹦出来。平均63秒下线一台,两条工厂跟开闸放水似的。有人吐槽“央企造电车慢”,岚图直接用产能把键盘敲碎。
再看车型,梦想家把新能源MPV冠军拿得死死的,FREE+在20到30万区间混进前三,知音刚上市就把华为系纯电榜单顶翻。三款车像三把尖刀,刀刀扎在对手最软的肋条上。
十一月,泰山要来了。五十万级、大六座、空气悬架、华为智驾ADS 4、鸿蒙座舱5、800V超混、1400公里续航,听着像把配置表直接甩人脸上。有人说夸张,我寻思,同价位有谁能一次给齐?没有就闭嘴。
追光L也不吃素,410公里纯电续航、5C快充12分钟回血、4.8秒破百,预订火到五百多家门店排队看车。豪华轿车市场常年被合资霸榜,这回终于来了辆挂中国牌的狠角色。
有人担心牌子新,怕不保值。我翻了翻数据,岚图十个月累计增幅82%,九连涨,压根没掉过链子。央企背书+销量爬坡,二手车商现在抢着收,谁还怕砸手里?
更狠的是,岚图已经跑到港交所门口递表了。8月公告,9月股改,10月交表,三步并作两步跑。上市成功,兜里多一把子弹,研发、服务、换电站全都能加码,对手只能干瞪眼。
说到换电,有人抬杠“岚图没提换电”。我回他,800V高压平台、5C快充都上了,12分钟搞定80%,换不换电已经不重要。时间被压缩到上厕所的工夫,焦虑个啥?
第30万辆整车也快下线了,十一月就到。从零到三十万,新势力得三四年,岚图两年搞定。不是车多牛,是央企把资源整合玩明白了。工厂、供应链、销售渠道一股脑全拉满,效率直接起飞。
还有人酸“卖得多不代表赚得多”。我查了眼逻辑,销量涨、均价高、成本摊薄,毛利自然往上爬。再说上市募资一到手,账上现金更厚,价格战能打,技术也能烧,两手都硬。
回头再看“五十万敢定价”这事,泰山直接把空气悬架、后轮转向、三腔减震塞成标配。这些玩意在合资车上得选配到六十万朝上。岚图把价格锚点往下一拽,消费者一算账,立马真香。
市场其实比想象的简单:你给够料、给对价,用户就用钞票投票。岚图把配置、续航、智驾一次性打包,再贴上央企靠谱标签,销量涨得比火箭还直。
十一月除了泰山上市,还有第30万辆整车庆祝仪式。我估摸着现场会放个大屏幕,实时跳数字,跳到300000那一刻,闪光灯能把夜空照成白天。媒体标题我都替他们想好了:三十万辆,央企新能源第一次。
写到这里,群里又跳出一条消息:“岚图是不是飘了?”我回了四个字:飘得起。销量、技术、资本三路全开,飘也是实力撑的。
话说回来,你觉得泰山真能一把撬开五十万豪华市场的大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