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说,倪妮工作室那封律师函甩出来的时候,我正喝着口水,差点没当场喷出来。
那玩意儿哪是声明啊,分明是张战书,字里行间透着一股“老娘已经备好大刀,就等你这波韭菜长齐了”的杀气。
这一下,直接把吃瓜群众刚搭好的小板凳给踹翻了。
这事儿的引信,是几段音质不咋地的录音,听着跟八十年代的地下摇滚似的,全靠脑补。
放料的兄弟叫“古二”,《繁花》剧组的一个边缘人,觉得自己累死累活最后连个响儿都没有,一怒之下,就把这堆“私房话”给捅了出来。
好家伙,这不捅不要紧,一捅直接把娱乐圈那层镀金的墙纸给撕下来了,露出的全是里头的水泥和钢筋,还带着点没干透的潮气。
最带劲的,还得是王家卫。
这位爷,在咱心里那就是神坛上的人物,戴着墨镜看透凡尘,一句话能让梁朝伟对着镜子练半年的主儿。
结果录音里呢?
“告诉你,唐嫣呢,是个很装的人。”
这句话的威力,堪比你亲耳听见你家猫跟你说人话,而且说的还是邻居的八卦。
那感觉,绝了。
你别急着骂王家卫虚伪。
我琢磨着,这可能就是他们那种人的“职业病”。
在他那双墨镜后面,演员可能真不是活生生的人,就是一块待雕的木头,一团要捏的泥巴。
他嘴里的那个“装”,没准儿跟咱们说的“这人真能装”压根不是一个意思。
那是一种壳,一种演员自我保护的“表演型人格”,是他这种级别的导演必须亲手砸碎的东西。
不然你看,他一边在发布会上猛夸唐嫣演活了汪小姐,转头就在小黑屋里研究怎么卸掉她的“装备”。
这不是两面三刀,这是外科医生拿着手术刀跟你说“别怕,就是有点疼”,一种冷静到毛骨悚然的专业。
录音里还有更精彩的,《流金岁月》剧组那点事儿,简直就是一出现场版的《后台风云》。
据说刘诗诗的粉丝为了几句台词,差点把编剧秦雯的微博给冲了。
秦雯在录音里怎么说?
“正在拍的戏,粉丝怎么可能提前知道台词?”
嘿,一句话点破天机。
粉丝在前头冲锋陷阵,后头递子弹的,指不定是谁呢。
而王家卫那句云淡风轻的“倪小姐不需要找”,更是直接被当成了倪妮“后台太硬”的终极实锤。
这下你就明白了,为啥唐嫣和刘诗诗那边风平浪静,独独倪妮这边直接“律师函警告”。
因为泼到别人身上的,顶多是“耍大牌”“不好合作”这种还能洗一洗的脏水,可扣在倪妮头上的,是“资源咖”这顶铁帽子。
这玩意儿一旦戴上了,你拿再多奖,观众都会觉得“切,还不是有人捧”。
这对于一个憋着劲儿想证明自己的演员来说,比骂她丑还难受。
想想早些年的明星,哪个没被这种事搞得焦头烂额。
章子怡的“泼墨门”,那阵仗比现在大多了;还有Angelababy,为了自证没整容,直接拉着记者跑医院去做鉴定。
你瞅瞅,都得用这种近乎“自残”的方式来证清白。
倪妮这次,学的也是这招,快刀斩乱麻。
这封律师函,就是要告诉所有人:这盆脏水,老娘不接。
说到底,整件事最拧巴的,是那个点火的“古二”。
他就像个打游戏输红了眼的玩家,眼看自己是没法翻盘了,干脆直接拔了主机的电源,谁也别玩了。
这叫“一换一,不亏”。
你没法简单地说他干得对不对。
在他那儿,这是走投无路的反戈一击;可在王家卫、秦雯这些人看来,这就是最赤裸裸的背叛。
一场由几段偷录引发的地震,震出了多少人心里的小九九。
它让你看明白,这个圈子里,私下的吐槽随时可能变成法庭上的证物,昨天的战友明天就可能变成捅你最狠的那个。
所以啊,这瓜吃到最后,你还觉得甜吗?
反正我是品出了一丝苦味。
不过也无所谓了,反正明天的太阳升起来,还会有新的录音,和新的律师函,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