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3 月,铁路职工王哥正式退休,这段时间他成了小区里的 “红人”。不是因为别的,就因为他晒出的退休待遇 ——40 年工龄,月退休金 6000 余元,退休时一次性提取了住房公积金 30 余万元。
邻居们围着他打听,有人羡慕 “这退休金比我上班时工资还高”,有人好奇 “铁路系统的福利咋这么好”。王哥的例子,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铁路职工 “老有所养” 的幸福感,也让不少人开始关注铁路职工的退休待遇到底有啥不一样。
要弄明白王哥的 6000 多元退休金咋来的,得先看看铁路职工退休金的构成。和大多数退休人员一样,铁路职工的基本养老金也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
基础养老金和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年限挂钩,王哥 40 年的工龄在这儿占了大便宜,这部分的比例自然不低。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个人缴费累计额除以计发月数,60 岁退休的话就是除以 139 个月,王哥工作这么多年,个人账户里的积累可不少。
过渡性养老金则是针对 1996 年前参加工作的职工,王哥高中毕业后就 “顶班就职”,正好符合这个条件,这部分钱也成了他退休金的重要补充。
铁路系统的特殊性,还体现在工龄认定和行业补贴上。像王哥这样 “顶班就职” 的情况,在铁路系统不算少见,这种历史政策保障了工龄的连续性,哪怕中间没有断缴,工龄也能连续计算,缴费年限自然就长。
而且,部分铁路岗位还能享受艰苦岗位津贴,一些单位还有企业年金,这些都成了退休待遇的补充,让铁路职工的退休金比普通企业职工更可观。
除了每月到手的退休金,铁路职工的其他退休福利也很实在,住房公积金和医疗保障就是其中的重头戏。
退休后,住房公积金可以一次性全额提取,包括个人和单位缴纳的所有金额。王哥能提取 30 余万元,这背后是他几十年工作中,单位和个人一直按较高基数缴纳公积金的结果。对退休人员来说,这笔钱不管是用来改善住房,还是贴补生活,都是一笔不小的支持。
医疗保障方面,只要满足规定的缴费年限,铁路退休职工就能享受终身医保报销,而且医保个人账户还会定期返款,平时买药、看病都能用。不用再担心退休后看病贵的问题,这也是很多人羡慕铁路职工的原因之一。
除了这些,部分铁路单位还有企业年金,作为补充养老保险,退休后能按月领取,进一步提升了退休收入。在北方地区,像山西,铁路退休职工每年还能领到 3360 元的取暖补贴,虽然金额不算特别高,但也是实实在在的福利。
铁路职工退休待遇的稳定,还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已经实现 “21 连涨”,2025 年的调整比例约为 2%。
养老金调整不是 “一刀切”,而是采用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相结合的方式。定额调整是每个人都涨相同的金额,体现公平;挂钩调整和缴费年限、退休前的工资基数挂钩,缴费年限越长、基数越高,涨得越多,这对王哥这样 40 年工龄的职工很有利;倾斜调整则是对高龄老人等群体适当多涨,保障了特殊群体的利益。
作为国有重点行业,铁路系统的养老金发放有国家财政托底,稳定性很高,不用担心出现发放困难的情况。以太原市为例,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已经实现 “20 连涨”,40 年工龄的退休人员,月养老金能达到 6500 元左右,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铁路退休政策的优势。
把铁路职工的退休待遇和其他群体对比一下,差距就更明显了。按照 2025 年的数据,普通企业职工月均养老金大约在 3000 元左右,而且大多只有基础养老金,住房公积金提取额通常也比较低,很少能达到 30 万元的水平。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和企业职工基本持平,但他们的养老金替代率较高,能达到退休前工资的 70%-90%。不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虽然替代率高,但像住房公积金一次性提取、行业补贴这些福利,并不比铁路职工有优势。
而铁路职工,40 年工龄就能拿到 6000 元以上的月养老金,还有 30 万元的公积金可提取,部分人还有企业年金和行业补贴,综合待遇在各类群体中算得上是佼佼者。
铁路职工退休待遇的优势,不是凭空来的,背后有历史因素和制度保障的双重支撑。
从历史因素来看,“顶班就职” 等政策让很多铁路职工的工龄得以完整计算,像王哥从高中毕业后就进入铁路系统,一工作就是 40 年,缴费年限比很多中途换工作、断缴社保的人长得多。而且,铁路系统作为国有企业,行业稳定性强,职工的工资水平相对较高,社保缴费基数也比普通企业高,这就使得个人账户积累更多,退休后能拿到的养老金自然也更高。
制度保障方面,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和财政补贴确保了养老金的发放安全。2025 年,全国社保基金结余超过 8 万亿元,这为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基础。
同时,铁路系统建立了多支柱的养老体系,除了基本养老保险,还有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三者叠加,让退休待遇更有保障。基本养老保险保障基本生活,住房公积金提供大额资金支持,企业年金则提升了生活品质,这样的组合让铁路职工的退休生活更有底气。
王哥的例子,让更多人看到了铁路职工退休待遇的优势,但这也引发了大家的讨论:为啥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退休待遇差距这么大?
其实,铁路职工的高待遇,是长期稳定的职业轨迹和完善的福利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他们大多在铁路系统工作几十年,缴费年限长、基数高,再加上行业的特殊性和政策的支持,才有了这样的退休待遇。
对其他行业来说,或许可以借鉴铁路系统的经验,推动更多企业建立企业年金,优化公积金缴纳制度,让更多劳动者在退休后能享受到更好的待遇,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退休待遇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