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彩

你的位置:88彩 > 产品展示 >

TES赢了,外网却在感谢G2?网友锐评:LPL最大盟友,就是辅助菜了点

发布日期:2025-11-21 08:05:35|点击次数:98

每年S赛,都有一场固定的献祭仪式,叫做“欧美最后的希望”。

而G2,就是这场仪式最虔诚、最专业的司仪,没有之一。

当TES 3-1把G2送走,海外论坛哀鸿遍野,但你仔细看他们的哀嚎,会发现那不是输比赛的痛苦,而是一种“果然如此”的、带着点黑色幽默的自我解嘲。

说真的,这事儿就离谱。

他们说的最多的那句“G2,LPL最大的盟友”,这根本不是一句玩笑话,而是一个经过多年实践检验的、血淋淋的真理。

为什么?

因为G2的使命,从来就不是战胜LPL,而是成为LPL的“压力测试员”和“质量守门员”。

你品,你细品。

1、G2的“盟友”价值:用生命为LPL扫雷

一家成熟的制造业公司,在产品出厂前要做什么?

压力测试、品控、找出所有潜在的bug。

G2在S赛里扮演的就是这个角色。

你看他们和TES的这场BO5,像不像一场大型的产品质量检测现场?

第一局,G2用一个冒险的德莱文体系,告诉你:“喂,TES,你们的下路对线强度好像不太行啊,Hang这个辅助,防守有余,进攻性不足,碰到狠角色容易出事。”

第二局,G2赢了,像是在说:“看到没?你们的上单369还是那个老毛病,容易上头被抓,优势局不知道怎么滚雪球,这是你们的重大bug,回去赶紧修复!”

第三局和第四局,G2更是用生命在表演什么叫“领先不会玩”。

领先两三千经济,优势占尽,然后跑到远古龙(厄塔汗)门口,一波操作猛如虎,一看战绩0-5,直接把龙魂、大龙、胜利和回家的机票,打包一套“全家桶”送给了TES。

这操作,已经超越了电竞范畴,进入了行为艺术的领域。

他们用最惨烈的方式告诉TES:“你们这个队伍,韧性是有的,但前期节奏慢热,容易给对手机会。如果碰到运营比我们更扎实的队伍,你们今天送的这些,人家可不会还给你。”

所以,海外网友说“G2是LPL最大的盟友”,潜台词是,感谢G2在八强赛就帮LPL未来的冠军候选人,把所有能犯的错误都预演了一遍,把所有隐藏的雷都亲脚踩爆了。

(插一句,从这个角度看,Karsa应该给369磕一个,要不是G2这么“配合”,369的纳尔可能还没机会打出这种高光,Kanavi的“狗狗”也没法这么威猛。

这哪是淘汰赛?

这分明是L-P-L内-部-团-建。

G2就像那个最积极的陪练,被打得鼻青脸肿,还要笑着说:“哥,你看我这套王八拳还有没有改进空间?你刚才那招真帅,就是打得有点疼。”

2、辅助的菜鸡互啄:一场关于“谁更下饭”的终极对决

如果说整场BO5是一场大戏,那两边的辅助,Hang和Labrov,就是这场大戏里最靓丽的……丑角。

海外网友的评论简直是一针见血:“我本来以为Hang状态很差,但Labrov居然让他看起来状态不错。”

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好比你们公司新来了两个实习生,一个上班摸鱼看剧,另一个上班摸鱼看剧还把外放打开了。

突然之间,你就觉得那个只看剧不外放的,简直是年度优秀员工。

Labrov,被欧洲观众亲切地称为“送进FNC监狱”的男人,他的表现稳定得令人发指。

稳定地送,稳定地逛街,稳定地在关键时刻让Caps梦回S9决赛现场。

而Hang呢?

他的牛头被Labrov的机器人戏耍,确实离谱。

但你再看,他好歹还做了点事,虽然不一定是好事。

用网友的话说:“虽然不是什么好事,但他确实做了。”

这句话太精髓了。

这俩人的对决,已经不是技术层面的博弈了。

这是一场关于“比下限”的哲学探讨。

他们的每一次“互动”,都在向观众传达一个深刻的道理:原来,菜,也是可以相互成就的。

Hang的操作,让欧洲观众看到了自家辅助Labrov的“闪光点”——至少他没用牛头去致敬白给。

而Labrov的操作,则让LPL的观众松了一口气——原来我们这边的辅助,还不是最离谱的那个。

讲白了,不就是那点事儿么。

这场比赛的下路,就像两个三流演员在对戏,都想证明对方的演技更烂。

结果演到最后,观众发现,这俩人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应该锁死,打包送去演二人转。

3. 东西差距的真相:不是技术,是“企业文化”

最让西方观众绝望的,不是输,而是输的方式。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战胜东方战队,哪怕只是一次?”

这个问题,问的就错了。

因为这根本不是一个“能不能赢一次”的问题,这是一个“体系和文化”的鸿沟问题。

G2明明可以赢,甚至第四局已经把胜利攥在手里了,为什么会输?

因为在他们的“企业文化”里,整活和打得爽,优先级有时候是高于胜利的。

这才是LEC最典型的淘汰方式。

打得好好的。

突然就犯病。

在大龙或者远古龙门口,把整个赛季的努力,打包送走。

这已经不是操作失误了,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基因缺陷,一种刻在DNA里的浪漫主义作死精神。

而LPL和LCK的队伍呢?

他们的企业文化是“不择手段地赢”。

他们可以打得很难看,可以鳖三十分钟,可以像机器人一样运营,但最终目的只有一个:推掉你的水晶。

Kanavi在世界赛对阵非韩国战队时,为什么总是那么猛?

因为他的思维模式和西方打野完全不同。

西方打野想的是“我怎么秀操作”,Kanavi想的是“我怎么赢游戏”。

这是两种境界。

所以,当G2在领先时想着怎么打出更漂亮的团战时,TES想的是怎么拖到后期,怎么拿到关键资源。

当G2在远古龙门口犹豫要不要开时,他们已经输了。

因为对于LPL队伍来说,这不是一个选择题,这是一个必拿的KPI。

差距越来越大了。是的,这才是真相。

这个差距,不是一两个天才选手(比如Caps)能弥补的。

这是整个赛区的训练体系、职业态度、甚至是对游戏理解的根本性差异。

所以,当海外网友哀叹“所有队伍都希望抽到的最简单对手TES,被G2抽到了,结果他们失败了”时,他们其实没搞明白。

TES不是最简单的对手,G2才是最简单的“送分题”,只不过这道题,只有LPL和LCK的队伍会解。

最终,这场狂欢落幕,LPL和LCK继续他们的“亚洲杯”统治,而G2和他们的粉丝,则又一次品尝了“梦想破碎”的滋味。

但或许,这就是G2存在的意义。

他们就像堂吉诃德,永远在冲向那个名为“东方王朝”的风车,一次次被撞得粉碎,但一次次为这场无聊的统治大戏,增添了唯一的、悲壮而又滑稽的看点。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是不是还得谢谢G2?毕竟,没有小丑的马戏团,是不完整的。

Powered by 88彩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