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与公交合作热潮
最近几个月,不少快递物流公司和公交集团开始“联手”了,消息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
比如说,4月8号,中国邮政襄阳分公司和湖北襄阳的公交集团搞了个签约仪式,开通了6条“同城半日达”的专线,还有1条是专门跑乡镇的“客货邮”专线,正式挂牌了。
到了5月26号,京东物流也跟成都公交集团签了合作协议,打算利用双方的优势,一起摸索新的合作方式。
7月1号,郑州公交集团和河南顺丰也签了战略合作协议,准备一起探索“公交+物流+生态”的新路子。
光是顺丰一家公司,就已经和武汉、南京、郑州、西安、兰州等多个城市的公交集团有合作了。不只是顺丰,像中通、申通、圆通、韵达、极兔这些主要的快递公司,这几年也纷纷在全国各地和公交集团展开合作,大家一起在“客货邮”融合这条路上试水。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现在这么多快递公司都开始琢磨“快递+公交”这个模式呢?
公交送快递解“最后一公里”
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其实有个挺有意思的点子——就是让公交车来送快递。这个想法其实早就有人提过,大概十几年前就有人提出“公交车快递运送系统”的概念。一开始呢,一些服装店或者其他商家,在一些短途的线路上,会试着让公交车顺便带点货,算是个小小的尝试。
后来这个模式慢慢被推广开来,因为城乡公交线路多、跑得勤、成本还低,特别适合用来解决农村快递的问题。现在不少地方已经开始利用公交网络,帮着把快递从城里送到村里,或者把农产品从村里运到城里,效果还不错,现在已经在全国不少地方推广开了。
村村通快递模式
特别是到了2020年左右,中国全面完成了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基本上实现了每个行政村都能通班车,建起了一套比较方便的农村客运网络。这样一来,“村村通客运(公交)”就为“村村通快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这种模式已经成了城乡之间客运、货运和邮政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实践,在那些人口少、交通不太方便的农村地区,用得特别广泛。
比如说,今年襄阳市的公交集团就和中国邮政襄阳分公司合作,借鉴了一些先进地区的经验,以公交车为载体,把客运和快递物流资源整合起来。他们在公交线路覆盖比较全、老百姓寄快递需求大的地方,试点开通了“同城半日达”和“乡镇客货邮”专线。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当地的特色农产品能在24小时内送到城里,工业品也能在12小时内送到村里。据之前的消息说,这些专线用的是经过改装的公交车,尾部空间比较大,可以装快递包裹,乘客和快递可以一起运输,一个月大概能送300多袋快件。
客货邮合作模式创新
从现在各地“客货邮”合作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同地方已经摸索出了不少不同的运营方式。比如说,顺丰和南京公交集团的合作,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他们的基本运作流程可以简单理解为:**快递收件和分拣—公交运输—最后派送**。
具体来说,快递公司会在各个收件点把快件收上来,然后按目的地分好类,把需要通过公交运送的快件统一打包。接着,快递员会根据公交公司的发车计划,把这些快件送到指定的公交站或者中途站点。公交公司拿到这些快件后,就会按照快递公司提供的信息,安排车辆在相应站点装货,并按照固定的路线和时间表进行运输。这些快件会被放在公交车后面专门设置的“小蓝鲸顺丰半日达货仓”里,这样既安全又独立,不会和其他东西混在一起。
为了让大家能随时知道快件的位置,很多地方的公交公司还开发了智能管理系统或者相关的App,只要通过这个系统,就能看到快递从入库、分拣、转运到最终签收的全过程,所有信息都能实时查到,非常方便。
快递公交合作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把快递和公交车结合起来,利用公交线路覆盖一些偏远地区,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快递“各自为战”带来的单量少、成本高的问题,这样一来,就推动了“共同配送”这种模式的发展。比如说在宁夏的隆德县,各个快递公司把乡镇的快递都集中送到隆德县的公交公司,然后按区域分拣,再由对应的公交车线路帮忙送到各个村镇。这个模式实行之后,快递公司的物流成本降低了30%。而且,这种模式还让原本闲置的公交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也给公交公司带来了额外收入。湖北襄阳谷城县的公交集团负责人算过账,自从推行“客货邮”模式后,有些公交车线路每个月能多赚两三千块钱。
除了帮助解决农村快递的上下行问题,快递和公交的合作模式还有更广泛的用途。现在,很多快递企业也开始用“定点、定时、定车、定线”的方式,来运输沿线城市的快件,解决了同城快递的运输难题。
快递与公交合作新模式
除了这些,快递公司还在和公交集团一起探索更多合作方式。
比如说,他们开始让公交司机“兼职”做快递员。经过培训后,公交司机可以在完成日常驾驶任务的同时,帮忙派送社区的快件。这样一来,不仅给公交员工增加了收入来源,也帮快递公司缓解了人手不足的问题。比如在宁夏的隆德县,每送一件快递,公交公司就能从快递公司拿到0.2元,其中0.1元作为公司收入,另外0.1元则直接给司机当补贴。
再比如,京东物流就和成都公交集团合作,通过合理调配公交的人力资源,在物流高峰期补充运力,提升效率。
另外,快递企业还开始利用公交系统里闲置的场站,打造多功能的物流枢纽。他们把公交场站的空间利用起来,搞仓储、分拣等服务,这样不仅提升了资源利用率,也让物流网络变得更密集。
举个例子,昆明这几年就在推动“客货邮”融合发展。2023年,昆明邮政租用了眠山公交车场的2549平方米场地,建成了西部分拨中心,装上了智能分拣设备,用来处理邮件的分拣、转运和派送。中通和圆通也租用了北市区的2800平方米场地,和昆明公交一起整合人力和运力,开展快件运输的合作。
商流物流融合创新
从顺丰和各个公交集团的合作来看,他们选了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公交场站,把它们改造成物流快递的作业中心。同时,还把遍布城市各条线路的公交调度室也升级了一下,增加了收发快递的功能。比如说,顺丰和郑州公交合作,就把佛岗公交场站里的车辆维修车间改造成了一个小型分拣站。然后通过公交车把这些货物从大型转运中心运过来,进行分拣之后,再由快递员送到用户手里。
**商流和物流融合,把公交生态嵌入消费场景**
在顺丰和多个公交集团的实际合作中,他们的合作内容已经不只停留在运输层面了,而是逐步拓展到了商业服务领域,慢慢形成了“交通+物流+消费”的融合发展闭环。
比如兰州公交,他们不仅开放了70多个场站、2000多辆公交车和4000多名员工资源,在客流少的时候,这些资源就变成了物流节点和配送力量,打造出了“公交干线+顺丰支线”的协同配送模式。与此同时,兰州公交还在自己的线上商城里引入了即时配送服务,利用公交线路来高效转运包裹,建立起“线上下单、公交运输、小时内送达”的即时配送网络。这种模式不仅体现了公交资源和消费场景的深度融合,也为整个行业探索商流和物流协同发展提供了一个值得参考的样板。
公交送快递新模式
之前,各地的公交公司也在和快递物流公司一起摸索“快递+”的各种可能,目的就是让老百姓寄快递更方便、更快捷。比如京东物流就和成都公交集团计划在新能源充电桩、绿色低碳出行、文旅场景这些方面展开合作。
总的来说,这种“公交车送快递”的模式,通过把城乡里闲置的公交运力和场站资源利用起来,给城乡物流提供了一个成本低、效率高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效果特别明显。不过,要大规模推广的话,还得在安全、成本和利益分配之间找到平衡点,需要政府、企业还有老百姓一起努力,探索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未来,随着技术不断优化和政策逐步完善,这种模式有望成为城乡物流一体化的重要力量。
来源:物流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