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中,发“战争财”的国家有好些个,有的是主动策划、充当幕后黑手而收益,比如美国,有的是被动受益方比如印度、挪威和中国。首先俄乌战争中美国肯定是获得了较大收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收益显著:军事方面,从2022年起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总额超过669亿美元,这些援助很多是订单,直接刺激了美国本土军工企业,洛克希德·马丁和雷神公司的股价从战前涨了50%以上。2023财年美国对外军售总额飙到809亿美元,比前一年猛增55.9%。能源方面,欧洲为摆脱俄罗斯天然气,转头购买美国液化天然气,2022年美国对欧LNG出口量暴增141%,直接取代俄罗斯成为欧盟最大供应商,2024年美国经济增长2.5%,部分得益于能源出口。
地缘政治利益提升:美国通过这场战争巩固了对欧洲的影响力,北约完成史上最大规模东扩,芬兰、瑞典先后加入,成员国增至32个。同时,美国借冲突削弱了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缓解了自身在大国竞争中面临的压力。
金融市场优势增强:美元的避险属性吸引了国际资本流入美国,压降了融资成本并提振了金融机构利润,进一步巩固了美国在全球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
然而,美国在获得收益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可能反噬自身的因素:
战略透支风险:俄乌冲突使美国深陷欧洲事务,分散了对印太地区的关注,而中国在该地区的崛起势头未减,可能导致美国在全球战略布局上顾此失彼。
盟友信任危机:美国对乌克兰的施压与排他性外交政策,暴露了其“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本质,欧洲多国领导人公开批评美国“背信弃义”,跨大西洋联盟的凝聚力受到削弱,美国的盟友体系面临挑战。
国内政治分歧加剧:美国国内对于援乌存在不同意见,2023年1月民调显示,只有35%的美国人觉得俄乌对自家利益是大威胁,共和党里40%觉得援助太多,国会右翼反对声越来越大,影响拨款,这可能导致美国政府在对乌政策上陷入两难境地。
长期经济负担潜在风险:虽然目前美国军工企业和能源企业获利,但如果战争长期化,未来可能面临诸如国内通胀、债务上限等问题更加严重的情况,而且若乌克兰战败,美国可能需要承担更多的军事和经济成本,如五角大楼可能需要额外砸8000多亿美元到2029年用来重建库存、加强欧洲驻军等。
俄乌战争中,除美国外,挪威、印度和中国都获得了一定收益。从不同角度来看,三国收益大小难以简单比较,但综合多方面因素,中国可被视为除美国外最大的受益国。
挪威: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的抵制,使挪威成为重要的能源供应国。2022年,挪威天然气出口净收入达1200亿欧元,2022年至2025年,高气价让挪威多赚了1270亿挪威克朗(折合欧元1077亿欧元)。挪威在获得经济收益的同时,还通过援助乌克兰提升了自身的国际影响力。
印度在俄乌战争中通过低价购买俄罗斯石油,再加工转售欧洲获取了可观的经济收益。2023年俄罗斯石油已占印度原油进口总量的46%,2025年前七个月,印度买的俄油占其总进口40%以上。从2022年4月到2025年6月,印度从俄罗斯进口原油节省了至少170亿美元。此外,印度还从俄罗斯进口粮食转卖非洲,2024-2025财年印俄双边贸易达68.7亿美元,增长5.8倍。
中国的收益则体现在多个方面。在经济上,中国扩大了对俄出口,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双双创下历史新高,成为俄罗斯油气出口的第一大目的地,同时中国汽车等产品在俄罗斯市场份额大幅提升,2024年销量飙到115万辆。在能源合作方面,俄罗斯推动人民币结算能源,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在战略上,美国被俄乌冲突牵制,无暇东顾,为中国赢得了战略缓冲期。此外,上千家外企撤离俄罗斯市场,中国企业顺势填补,在合作中更有主动权。
相比之下,挪威、印度的收益主要集中在天然气、石油贸易的经济差价上,而中国的收益涵盖了经济、能源、金融、战略等多个层面,且具有更长远的影响和价值,总体收益规模和影响力相较于中国仍较为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