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俄罗斯之前也遇到过人口危机,但这回的局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难搞:一年少了60万人口,年轻人难以振作,老年人却不断增加,整个国家就像一辆缺油的火车,慢慢朝着一个没有后继者的未来缓缓驾驶。
为了遏制人口不断减少的趋势,普京政府这次直奔大学校园,发布了一项命令,直接提升在校女学生的孕产补贴。有人觉得国家是在“催生”,也有人疑惑:这真能搞定问题吗?
生孩子都没人了,俄罗斯慌了
这几年来俄罗斯的人口情况真让人挺担心的,2020年的人口还在1.47亿左右,但到了2024年,出生人口竟然掉到不到123万,创下了过去25年来的最低点,十年内出生数几乎减少了三分之一,都让人觉得头皮发麻。
更令人担心的是,俄罗斯统计局预测啊,按照这个发展趋势,到了2036年,人口或许会缩水到1.43亿,而到了2100年,可能会直接减少到差不多3600万左右,真是让人感到挺忧虑的。
这可不是啥空话嘛,问题摆在眼前,现在年轻人出生少,反倒是老年人越来多,65岁以上的占比快逼近四分之一了。这意味着啥?医保啊、养老金啊、劳动力啊,都得愁眉苦脸地应付这局面。
更让人头疼的是,想要生娃的人也不多了,育龄妇女的数量在飞快减少,从2006年的3940万,跌到2023年的3420万,预计20年后还会再少700万。
而且现在俄罗斯女性普遍在28岁左右才迎来第一个宝宝,过去那会儿都是“早”生娃,现在倒是“晚、少”,甚至有人不打算要。
钱给了,观念真能变吗?
面对如此沉重的出生压力,俄罗斯政府这几年来可没闲着,政策一个接一个,2007年推出了“母亲资本”计划,生两个以上娃就能拿补贴,到了2020年,最高还能领到超过61万卢布,还能用来还房贷、交学费啥的。不过,效果也没持续太长时间,出生率一度略微上升,结果又很快跌回到1.58,离“保人口”目标的2.1还差得挺远。
政府对低收入家庭挺关照的,孩子3到7岁每个月都能领到5500卢布的补贴,生第一个娃也有津贴,不过说实话,仅靠这点可不太够。据一份俄罗斯的资料显示,养仅一个孩子,一个月得花3到4万卢布,而全国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家庭都在贫困线以下,那些家庭,一多一个孩子,倒不是带来希望,反而变成了更大压力。
这也是为什么普京这次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2024年政府提高了在校女大学生的孕产补贴,一次性发放10万卢布,很多高校也陆续设立母婴室、托育班,努力为学生妈妈们提供更多帮助。换句话说,现在的口号不单纯是“快结婚、多生娃”,而是变成了“边上学、边生娃”。
俄罗斯也在价值观上动了动作,推出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比如电视、电影、教科书上不允许宣传“无子女的生活方式”,违者最高罚款达40万卢布。普京还直言希望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鼓励妻子们生三个或者更多孩子。
可问题在于,价值观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得了的。据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现在只有30%的俄罗斯人打算要两个孩子,24%的人只想要一个。少子化的观念,已经像空气一样深深融入到大家的日常生活中了。
生育不是“命令”,政策要更接地气
俄罗斯“人口保卫战”越打越像是全民动员,尽管政策铺天盖地,成效却没跟上,关键问题不在于有没有补贴,而在于整个社会是否真适合生娃。
比如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早就暴露无遗,全国缺口高达一千万,远东和西伯利亚那些地方尤为严重,工厂里没人干活,医院缺少护士,学校缺老师。更让人震惊的是,过去十年里,北极地区的人口减少了超过40%,西伯利亚有一万一千个村庄和两百九十座城镇被直接“注销”,变成了地图上的空白点。
为了补充人口,有个议员甚至建议恢复苏联时期的“无子女税”,每个月向没有孩子的人收取300到500卢布的税款。有人还建议控制夜间上网的时间,让年轻人“早点睡、早点生”;甚至有人提出让女性“夫妻生完孩子再继续上学”。这些想法一出来,争论变得非常激烈,很多人直接怼回去:生孩子是个人选择,不是国家的责任。
俄罗斯想靠提高本土生育率来稳住人口规模,态度很明确,不过现实情况确实挺不乐观。移民政策一直不算宽松,外部“借人”的途径也走不开,只能靠内部“造人”。可是,要是真没有灵活的就业机制、完善的托幼体系,以及负担得起的生活开销,再多的补贴也只是杯水车薪罢了。
今年4月,俄罗斯政府通过了新版的《2036年前家庭与人口政策》,这个计划分两个阶段来实施,内容包括推动弹性工作的制度建设、增加妇科门诊和幼儿园的覆盖面,以及提供夫妻心理咨询服务啥的。这些措施看上去更有条理,也更贴合实际。不过,要是想真正落到实处,还是得解答几个大难题:财政压力、观念转变,以及社会支持体系的完善,缺一不可。
结语
普京签署的这份“女大学生孕产津贴”命令,算得上是俄罗斯应对人口危机的又一招,也是对现实的低头,不能说是闹着玩的,而是真切反映出了问题。关键不在于有没有政策,而在于社会环境是否能够让人生育变得“可以选、也敢选”。
俄罗斯要想扭转人口减少的势头,可不是靠一纸补贴单、几句空话就行的事情,真正的难点在于教育、医疗、就业、住房这些根本性的问题上头。如果不能给年轻人一个放心成家的未来环境,那就算孕妇多了、孩子出生,等他们长大,可能还是会选择走人。
人口可不是简单的数字,它就像国家命运的导航盘。这次俄罗斯的“人口保卫战”才刚刚起步,未来可真得看他们怎么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