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彩

你的位置:88彩 > 新闻动态 >

美财长放狠话!中方或遭三位数关税,特朗普谈判后得意

发布日期:2025-08-06 14:02:36|点击次数:136

刚刚延长的90天关税休战,真的让中美关系松一口气了吗?这些表面上的“休战”,背后到底是坦诚沟通、顺利推进,还是暗流涌动、各有盘算?本周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中美经贸团队又坐下来谈了一次,看上去会议气氛不错,大家都用“坦诚”、“深入”这种词形容,但等现场记者会结束,新闻出来,感觉争执和分歧其实一点也没少,甚至更明显了。

那个会谈现场,确实有点难得。中美代表团终于不是视频连线,也不是一腔怒气地隔空喊话,而是在瑞典的那个小小会议室面对面,一边喝咖啡一边掰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也最重要的经济问题。中方代表出来后说得直白,虽然谈了很久,磋商是深入且建设性的,但一切还得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谈。相互尊重这四个字,说来简单,实际在中美这堆老问题上,要做到其实比登天还难。

会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媒体面前表现得特别淡定,“满意”两个字没离嘴。不过懂点美国政治的人都看得出来,这其实是一种外交姿态。特朗普需要一个可以卖给选民和媒体的“好消息”,营造出中美关系在他任内没烂摊子,是为了年底的高层会晤演一个预告。但特朗普的“满意”更像是外交辞令,背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就没这么多粉饰,他直接丢出一句:如果中国还继续买俄罗斯的石油,美方随时准备把关税提升到三位数——百分之一百。这就跟上一秒刚握过手,下一秒就把刀举起来一样。美方的强硬,从来都是台前唱和台下唱反调,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既表现了白宫的分裂,也展现了他们的谈判套路。

其实,类似的戏码中美之间没少上演。从贸易战开始,每次谈成点什么,美方这边就马上有人跳出来泼冷水、加条件,进而用关税压制、拦截中国的出口。2019年时就是这样,会谈结束后新闻联播里还在说“坦诚、务实”,结果美国财政部马上又把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标签。这次也差不多,特朗普演完合作的样子,贝森特的高关税大棒就晃过来了。到底哪个算数,谁也说不准。

美方的“分裂”其实很好理解,一方面需要一个平稳的国际形象,说自己能稳住中美大局;另一方面,明里按耐,暗地施压,为自己争最大谈判筹码。这种左右摇摆,其实中美之间的分歧从来没消除过。关税、能源、市场准入、技术安全,每一个都捅在对方的神经上。这一次又吵到了能源采购,美国一边要求中国别碰俄罗斯石油,一边又拿着能源制裁当工具,变本加厉地把经济博弈政治化。现实里,两国谁也说服不了谁。这种冲突其实是美国那种“零和思维”在作祟,觉得你多赚一分,自己就要少一分,不占上风就不罢休。研究机构的数据也很直接,美国对中国产品关税施加后,双方的进出口总量非但没大幅减少,反而出现了一些“曲线贸易”增长,比如通过第三方中转,这说明单靠关税很难割裂中美。

在这些博弈里,中方表现得越来越有“底气”。这次会谈,中方代表没有让步,直接表态中国要保护自己的核心利益,绝不会让美方把对俄罗斯、伊朗那套单边制裁搬过来用到中国头上。中国有权自己决定买谁的油、和谁做生意,谁都不能指手画脚。其实,这种底气不是一夜出来的,是这几年中美反复摔打之后慢慢养起来的。从贸易战开打起,中国被加了多少关税,多少企业进了美国黑名单,可全球数据反而显示中国经济一直在缓慢但持续地增长,很多关键领域反而倒逼自主创新加速。联合国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继续是在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努力和中国接轨。某种程度上说,美国的威胁并没能让中国“服软”,反而练硬了筋骨。

不光是强硬,中方更强调“多边主义”。美国是喜欢在自己头上扣“世界警察”的帽子,经常用单边制裁强推一国之力,而中国的策略。更多是在联合国、G20、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各种多边框架下争取广泛认同。这也是为啥中国在谈判桌上不轻易答应让步,不光是为了贸易账本,更是为了长期的国际地位。“相互尊重”放在这里其实很微妙,中国不希望每一次谈判都在被动应对,只做简单交换,而是想让自己的主张真正成为规则。

本次延长的90天关税“休战期”,表面看似乎大家都有时间冷静一下,但仔细想其实不过是为下一局谈判留点余地——更像是双方的“试探期”而不是大家都松一口气的缓冲带。美国还在每一次磋商后,比如释放一两个积极信号,转头又用高关税、技术限制等一大堆条款让中国很难真正喘口气。从WTO过往的仲裁数据看,美国是G20国家里最容易使用贸易工具打压对手的国家,连续几年“滥用关税”都排首位。这种策略其实就是反复加码,逼中国让步。可现在的中国,和五六年前已经太不一样。一方面中国自己的经济结构更灵活,另一方面“朋友圈”更大,比如RCEP、上海合作组织等全球最大自贸区的核心成员身份,都在给中国增添底气。

美国的老策略,在今天的全球经济格局下不一定管用。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总额突破了2.1万亿美元,区域价值链正在形成,因此哪怕美国再怎么“极限施压”,“中国+全球”也成了某种抗衡力量。这一点,越来越多参与全球谈判的人都认可。最近一份经济学人智库的报告就提到,全球贸易碎片化不可逆转,但中国对全球的引力依然存在、甚至在增强。

从普通人的角度看,也许我们对中美经贸大棋局没那么多发言权,但这场谈判每一次进展、每一次分歧,实际都和我们生活有关。油价会不会波动?国产品牌出海遇到的阻力大不大?进口手机、品牌衣服价格什么时候能便宜点?这些问题的答案,其实都离不开这场看起来遥远却深刻影响着每个人的中美经贸博弈。这90天的“休战”,谁都别觉得就能一劳永逸,背后的盘算和迷雾比谁想象得都多。

所有的表面宁静背后,都是复杂难解的利益算计和博弈。关税大棒还未真正收起,未来还有多少波澜,没有人能给一个准答案。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Powered by 88彩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